第393章 一五計劃收官(四)

比起其他幾個大部來說,教育部的工作就簡單了許多,教育是百年大計,五年十年看不出什麽成效來,無非就是多建了多少所新校,招錄了多少學生而已。

至於性質上更類似與後世國資委的國有資源部,那匯報起來就恍如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

大事小情一大堆,拿著奏本一開腔都能說上一個時辰。

“煤產量、鐵產量、鋼產量。”

這三大項算是國有資源部的重要成績指標,也是朱允炆最關切的三點考評要素。

在鐵產量這一項上,大明亦或者中國這個概念來說,自唐朝之後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而到了建文十年這個時間線上,全年產出高達三千五百萬斤。

而這個數據也不過才剛跟洪武二十八年仿上仿下。

不是大明這十幾年一直原地踏步,而是因為洪武後期,全國的鐵產量實在是太高,導致太祖不得不下令關閉了大量的官辦鐵廠。

建文朝這些年,朝廷一直在支持民間自營鐵廠的發展,官營礦場完全被封存,只要保證不被倒手變賣就成。

國營變私企的事是內閣無法允許的,而且這些年,山西的煤礦買賣也開始被監管,大片新發現的煤礦都被內閣收走了所有權,山西布政使司不再擁有自主買賣權。

“諸卿辛苦了,雙喜,讓尚膳局做些飯菜送過來。”

匯報就這般從清晨一直持續到中午,草草吃了頓朝會簡餐後又要繼續。

後世有句詞,叫做會山會海,朱允炆就曾經一天參加過大大小小十幾個會,雖然現在在大明當皇帝沒有那麽多的會,但架不住一個會的時間長啊。

總參的會還好些,雷厲風行,軍隊只負責服從就行,內閣的會議就冗沉繁瑣了許多,更別說一五計劃收官匯報的會議了。

大家夥一開始還坐著匯報,等到了下午便改成了站著,連朱允炆都是來回走動著聽。

“這幾年大理寺做了統計,發生一起案件中致多人死亡,或多人參與的兇殺案,高發地便是兩廣和貴州,其次則是遼東。

這幾個省都是土漢夷混居,風俗爭執情況嚴重,而且兩廣的宗族觀念根深蒂固,極易引發大規模,甚至是一個村莊跟另一個村莊集體械鬥的情況。

地方的軍衛所彈壓還會發生被反擊的情況,造成過不止一次地方衛所兵死於戡平暴亂中的現象。”

作為最後一個匯報的大理寺,高肅說的事算是最微不足道的疥癬小事,但卻又是最難處理的問題。

“用水權、漁獵權、地權甚至是通婚權,都會成為這幾個省發生嚴重爭執的禍根,地方府縣組織過當地耆老之間的溝通,但往往都是一陣風,能老實幾天之後,緊跟著又大打出手。”

廣東鬧亂子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連攻占廣州府,劫掠廣東布政使司衙門這麽嚴重的造反案都出過兩次,足可知民間械鬥死人性質的案件更加頻繁。

“當地的民族情況復雜,除了土民和南遷的漢民,這些年隨著廣州商會的發展和海外貿易,南洋人、阿拉伯人在廣州也是日趨增多,這對該省治安造成了很惡劣的破壞,基本上是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只要打大了,就一定會死人。”

朱允炆負著手在殿內來回走動,高肅的目光就跟著挪來挪去,卻等不到一絲回應。

皇帝壓根沒有給出什麽建設性的指示。

“這樣的事,內閣持什麽意見?”

建文朝不是洪武朝,朱允炆也不是太祖皇帝,能狠下心派大軍平叛,一殺就是上萬人,因為事實證明,除非你殺光那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不然這種影響地方治安的事還會持續發生。

楊士奇開了口:“臣建議,從南洋抓一批南洋人遷到廣東去。”

這個提議別說朱允炆了,整個謹身殿都一片嘩然。

本來廣東就打的如熱窯一般,還要往裏添一批南洋夷。

這不是火上澆油是什麽?

“說說你這個想法的理由。”

朱允炆看向楊士奇,頗有興致。

“土漢之間的沖突由來已久,前後持續了幾百年而且愈演愈烈,不過臣發現,自打廣東愈加繁榮,開始出現南洋人、阿拉伯人之後,土漢之間的沖突雖然還有,但部分矛盾開始轉移,畢竟土也好、漢也罷,都是大明人。

以前是自己內部人打,有了外夷,還是可以摒棄前嫌一直對外的,這也是臣這個建議的目的。”

外夷數量一旦增加,土漢就會尋求一個合作點,一致對外的去跟外夷爭執,打上幾年十幾年,在大方向上就達到了一致,內部也會開始互有合作。

不得不說,楊士奇的腦回路還挺清奇。

而這種轉移矛盾的手法,朱允炆卻隱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