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明官員胥吏致仕、丁憂、停職、開除適用條例》(下)

還有什麽話說?

郁新四人對視一眼,都苦笑一聲。

你那麽講理,我們哪裏還有話說,就按照你說的來吧,反正規矩是你定的,錢也是走國庫出,我們只負責記下來,到時候邸報抄送發到地方,日後國庫按照章程支銀便是。

致仕和丁憂都涉及到國庫的支出問題,能省的地方是一定要省下來的,跟禮法那些亂七八糟的糟粕規矩,其實並沒有什麽直接關系,說到底,無非是這些官員又想拿錢又不想上班,才找盡借口給自己謀私利罷了,給自己批一層道德的外衣,就真拿自己當人了?

後世沒有丁憂制,甚至很多的官吏在父母喪禮的時候都忙在第一線而不去參加,反而被社會認可和誇贊,老百姓對這種官從來不吝嗇自己的愛戴之情。

怎麽不見日常一噴的那些人站出來拿祖制說事,來抨擊這些第一線為了百姓殫精竭慮的優秀幹部?

真以祖制來說,周禮還沒有定丁憂這個說法呢。

生老病死不就是世間常事嗎?

“致仕、丁憂這兩項的開支你們戶部記下來,日後朝廷在這兩塊的開銷要有明細,該花的不能省,該省的,多一個銅板,朝廷都不出!”

朱允炆見四人都記了下來,便一擺手:“行了,下去執行吧,今日事今日畢,現在就去通政司,按照這個標準以內閣和戶部的名義發邸報,抄送地方,所有自今日起尚在丁憂期的也要通知到,地方也要開展自查,歲數到線的一律清退,官吏的問題,朕召吏部來議。”

四人便齊齊領了命。

“召毛泰來。”

等四人離開後,朱允炆便喚了一聲,而後開始埋頭考慮官吏的補充問題。

朝廷三年一科,這個時間跨度有些大了。一旦按照這新的退休標準來走,公務員的補充速度跟不上離任的速度,那就必須要多考,但是這個科舉是大事,三年一考朝廷才能有足夠的時間來摸清楚每一個進士、貢生的水平。

考定問題向來麻煩,如何才能保證選材是足以配得上地方的位子呢?

還有就是中樞到地方,很多官員的私人問題比較嚴重,有的官一邊做官,一邊家裏人忙著經商,官商不分、官商勾結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也要把控。

毛泰來的時候,朱允炆才剛剛寫好想法,一看毛泰想要施禮,就被朱允炆打斷,然後老規矩。

賜座,上文房。

朱允炆哪有功夫跟他們商議,他腦子裏想的東西這些當官的沒有一個會去想,根本不存在商議的基礎。

“朕方才讓戶部酌定了新的致仕、丁憂細則,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致仕和丁憂要改制,那勢必會牽扯到吏部的選官和安置,所以朕召你來,有些新的政策要頒行,你記一下。”

毛泰這才知道朱允炆上文房的原因,當下便忙的拿起筆來。

“地方上七品銜以下官吏到五十五歲和五十歲就要自動離職卸任,人員的補充是個大問題,朕這邊打算在朝廷每三年一回的科舉之外,地方要酌情補考選拔官吏。”

這一點,朱允炆借鑒了後世的國考和省考,只不過後世這兩種公務員考試都是一年一考,朱允炆這裏打算在地方上的考錄略作微調。

“地方各省每年可以舉行一次針對舉人、秀才功名之類學子的考錄,考題以各省民事、時政為主要內容,考定過的,補進省府衙門做胥吏、在各縣充任副職,領朝廷俸祿,而且每三年的科舉,他們仍然可以參加,工作不耽誤學習。”

省府縣三級的主官選擇,仍然是以科舉為主,每年科舉的進士、貢生都會在翰林院待一陣,然後經過吏部和都察院的考定,等地方縣缺主官後下放赴任,但是胥吏這種就完全沒必要中央來操心了,地方有負責官吏安排、調動的署衙,職責類似於後世的組織部,既然如此,這些舉人秀才就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了。

大明朝讀書人就那麽多,還沒到人均治國的地步,這群文化人一次科舉過不了就回家繼續寒窗苦讀,實在是浪費,讓地方組織時政民事考定,不考八股文,要的就是看他們實際能力,門檻和難度放低些,過了關直接當差吃皇糧,也正好在一線,貼近百姓基層積累些治國治地方的知識。

一邊當值,一邊讀書,等將來科舉過了,做了縣令,也沒必要花錢再買一本《官員到任須知》這種為官指南。

而且等求是報刊發之後,科舉的內容也會改,改的更接地氣,更貼近基層。這些打一線就開始積累經驗的舉人秀才,就有了足夠的施政基礎,會逐漸走上主官領導崗位,不會再用古賢典籍中那些死板的教條來施政治國。

談完了基層官吏的補充問題,接下來便是裁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