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6/6頁)

但沈清兒腦子裏忽然冒出她娘房素屏從前的那些教導,有些擔心,“真的一點不用學麽?可是我娘說若嫁到娘家去,不會的話怕婆婆不歡喜。”

話是這樣講,但孟茯卻有自己的道理,“術有專攻,媳婦做得再好,也不如那外頭專門花大半輩子放在這手藝上的繡娘們,婆婆家若一定要新媳婦做衣裳,要麽就是故意為難人,給你做規矩,理會她作甚?這種人家都不用考慮。若是那種買不起衣服請不起繡娘的人家,我也不忍心叫你們嫁過去受苦……”

所以這女紅學得那樣精致作甚?能自己縫補個簡單的,繡些簡單的花卉就是了,學得那樣精湛作甚?

傷眼睛呢。

萱兒和淺兒聽罷,竟然覺得好生有道理,連連點頭贊同拿到:“阿娘/小嬸說的對,那有條件養繡娘的人家,還要新媳婦做衣裳,就是做規矩,咱們不嫁。養不起繡娘的人家,我們也不嫁!”不然肯定得倒貼,沒道理拿自家父兄辛辛苦苦掙來的銀子給外人用去。

倆小丫頭年紀到底還是小,這樣想也是實屬正常,只是將來如何哪裏曉得?

但孟茯也沒去糾正她們,說什麽女人就該要學這些的話。

人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在孟茯這裏就沒有規定女人就必須要學這些東西,在家從父,再嫁從夫。

與她倆小丫頭說好,第二天書香找的女先生們就住進來了,專門僻了一處小院子來給她們幾個住,也在那頭上課。

所有孩子的學業都安置妥當了,孟茯覺得總算是可以歇會兒,可才撿起香蕉撥開,沒來得及吃一口,就有人來請,說是沈巽的母親來了。

孟茯想著莫不是因為著沈巽和沈墨蘭的事情來的,這是要再此處給辦了麽?不然她這老母親不遠千裏來南海郡作甚?

她急急忙忙去見,只見著小花廳裏坐著的卻是個瞧著不過像是三十出頭的年輕美婦,一張白凈的鵝蛋臉上有著柔美好看的五官;發鬢高綰,露出光潔沒有一絲皺紋的額頭,頭上簪了一竄新剪的多頭薔薇,再襯著那一身天青月白交替的齊胸襦裙,渾身上下都是些嫻靜溫柔。

她看到孟茯進來的時候,便起身迎過來,微微福了一禮,“妾身見過三少夫人。”

算起來,她們是同輩人。

孟茯不敢受,忙回來一個,“嫂子還請坐。”心頭是又驚又奇,這沈巽的母親居然如此年輕美貌,感覺沈巽沒遺傳到她的優點。

待人上了茶水,孟茯便讓這多嘴的玲瓏下去,紀氏也是一個人來的,一下這花廳裏便只剩下她二人。

孟茯便直接問:“嫂子是為了阿巽的事情來的?”

紀氏卻倏然站起身來,眼裏有些不安,“正是。”

孟茯看得有些納悶,“嫂子不歡喜這樁婚事?”沈墨蘭挺好的,又沒有什麽心機,往後就是個憨憨的小媳婦。

“我不是不喜歡墨蘭那孩子,也是我瞧著長大的,在心裏如同女兒是沒有兩樣的,所以她如何做得我媳婦?”紀氏口氣有些著急。“再有他們是一個族裏的,哪裏能再一處做夫妻?”

孟茯不知道她為何如此說,心想沈巽不是她改嫁帶過來的麽?這就不是一個族裏的了。

還是紀氏擔心沈巽娶沈墨蘭,就得舍棄沈家身份,被族裏除名,怕他因此失去了沈家的身份,作為一個母親的角度,的確是做沈家的兒子,比做沈家的女婿要好。

而且仔細論起來,沈巽家裏是讀書的,那沈墨蘭家裏卻是行商的。

再有些個讀書人的眼裏,到底是低人一等,是那做牛做馬賺錢來養著讀書人們的傭工。

孟茯以為是這樣的,因此一時也不曉得要如何勸她,只是說道:“他二人是有情義的,又是自小一起長大,再知根知底不過了。做女兒雖好,可終究不叫你娘,做媳婦就使得了,還見天在你眼前。”

紀氏卻是搖著頭,表情很著急。

對,就是著急,不是不滿這樁婚事。

這讓孟茯越發不解,“阿巽的身世我們都曉得,你到底為何不願意?”

她這不問還好,一問那紀氏卻急得哭了,連拿出絹子遮了大半的臉,“三少夫人不曉得,我與巽兒他爹從小也是一處長大的,只是因我爹非得貪慕榮華,逼著我嫁了一個商賈,那時我已有了巽兒……嗚嗚。”

孟茯有些傻眼了,好一會兒才回悟過來,這沈巽原本就是沈家的骨血,紀氏被迫嫁給別人的時候,肚子裏已經有了他。

若真是如此,那這婚事是真要不得的,也著急起來。又看朝紀氏,她總不能因為阻擋這樁婚事,故意毀壞自己的名聲吧?

未婚先孕,還帶著甲方的孩子嫁了乙方,哪個正常女人能這樣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