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2章 東安雞(第2/4頁)

現在湘滿樓的三層套雞每天都早早就賣光了,其他湘菜館裏的三層套雞也很受歡迎,這真是出乎意料。

我們最近正在制定這道菜的評判標準,到時候公布出來,省得一些無良商家以次充好。”

站的角度不一樣,考慮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飯店的老板,估計只會想著趁著這股熱度好好掙一波錢,但是袁德生他們這些湘菜大師們,考慮的卻是如何讓生意做得長久,甚至重拾傳統湘菜的招牌。

當然了,制定評判標準自然不會十全十美,肯定還有人能鉆空子。

但好歹也算盡一份努力。

把設備弄好後,袁德生開始教徐拙做東安雞。

東安雞作為湖南地區廣泛流傳的菜品,做法其實並不算太難。

難的是對火候和味道的把控,這是這道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個湘菜師傅能夠出師的評判標準。

東安雞的配料除了作為主料的嫩母雞之外,剩下的就是仔姜、花椒、蔥段、紅辣椒、小米椒、雞油、雞湯以及食鹽白糖等調味品。

介紹用料的時候,袁德生重點講了一下仔姜和雞油。

“仔姜炒出來的辣味兒比老姜更好,更容易滲入到雞肉中,吃起來也更加辛辣爽口,讓人回味無窮。

而用雞油,則是為了增加雞的鮮味兒和香味兒,做出來的菜品會更好吃。”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當然了,沒有仔姜的話用老姜也行,畢竟菜品並沒有太嚴格的規定,至於雞油,也可以用豬油來代替。”

中餐不像西餐那樣有著嚴格的規定,中餐更加靈活多變,所以想做好,除了食材之外,經驗也很重要。

東安雞的做法,分為煮制和悶炒兩個部分。

煮制東安雞這一步徐拙很熟悉,因為和粵菜中的白切雞很相似,都有三起三落的步驟和要求。

鍋裏燒水,裏面放入一些花椒蔥段姜片。

水開後先熬煮五分鐘,讓香料的味道浸入到水中。

接著鍋裏倒入一些料酒,等到酒氣蒸騰而起的時候,袁德生抓著嫩母雞的雞脖放進了鍋裏。

停頓幾秒鐘之後再提出來,把腹腔中的水倒出來,然後如此反復三次之後,再把整只雞放進鍋裏,同時把火調小,煮五到八分鐘。

煮制的時間不能太長,那樣會把肉煮老,再做悶炒的時候,就沒法讓雞肉變得滑嫩美味了。

基本上把肉煮到七成熟就行。

所謂的七成熟,也就是用筷子插進雞大腿最厚的部位,裏面沒有血水滲出就算成功。

鍋裏的雞煮到七成熟之後,從鍋裏撈出來放進冷水中。

接著,袁德生又往水裏放了一碗冰塊進去。

他對徐拙說道:“雞肉想要嫩滑好吃,冷卻這一步不能少,而且冷卻得越快,雞肉的口感就越好,所以現在飯店裏基本上都會用冰塊降溫。”

說起冰塊降溫,袁德生告訴徐拙,這事兒其實跟鄭光耀有關。

當年在國宴後廚,袁德生做東安雞的時候,鄭光耀還以為袁德生做的是白切雞,所以在雞出鍋後,他端著一小盆冰塊就倒進了盆裏。

袁德生有些生氣,但那會兒鄭光耀是廚師長,他也就忍了下來,用這放了冰塊的母雞來做東安雞。

結果沒想到,做出來的雞肉口感更加嫩滑,所以這個做法便保留了下來。

回憶完當年的事兒之後,袁德生勉勵徐拙說道:“烹飪其實就是個各種菜系做法相互碰撞融合的過程。

所以你想要做一個好的廚師,各個菜系都要涉獵才行,千萬不能閉門造車。

就拿我們來說,說是某個菜系的帶頭人,其實對於別的菜系的菜,也基本上都能了解個七七八八。

這就是當年我們在國宴後廚碰撞融合的結果。

不過這方面做得最好的還是你於爺爺,他幾乎把八大菜系全都學會了,可惜,他只追求了菜系的原汁原味,沒有融合為自己的風格。

孩子,我們都看好你往前更進一步,千萬不要讓我們失望!”

他話音剛落,系統的提示音就隨即而來。

“叮,宿主的優秀表現得到前輩真誠的祝福和教誨,特獎勵D級招牌烹飪技能——剁椒制作,恭喜宿主。”

徐拙:……

狗系統現在發獎勵怎麽越來越不講理了?

剛得到剁椒魚頭的獎勵還沒使用呢,剁辣椒的技能居然也到手了。

這是趕上周年慶了嗎?

不過這個技能到手還真不錯,不僅店裏可以用剁椒做菜了,而且還能在網店裏進行售賣。

真是兩全其美。

趁著給雞肉冷卻的時候,袁德生開始給配料改刀。

首先是仔姜,要切成長長的細絲,這樣不僅能夠方便炒制的時候出味兒,而且對於不喜歡吃姜的人來說,也可以很方便的從菜裏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