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9章 發展的商研學

孟謙把高校捐款這事扯到名望資源和利益,雖然很俗,但又確實是事實,會議室眾人沒有人接話,但是都默默點頭。

孟謙見狀又咳嗽了兩聲,“既然談到了這個問題,那我就幹脆把我今天想說的內容說了吧。

西湖大學現在根基還很薄弱,跟清華燕大相比在名望上更是相差更遠。

但我們卻實實在在的可以給別人更大的利益誘惑,因為西湖大學本身具備高度的商業性。

西湖大學為什麽能收到那麽多捐款,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教學模式,研商學。

因為研商學這裏的商,不僅僅指得是開設一個商學院這麽簡單,而是把商業帶入了大學教育,這就使得研商學具備了天然的商業性,具備了對資本的高度吸引力。

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說的重點,當年德國開創的研究型大學影響了世界200年,那我們的研商學模式是否有可能引領一個新的200年?

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研商學教育模式,因為我們這些年一直在非常認真的打磨著這一模式。”

孟謙說這停頓了一下,等所有人都點頭認可後繼續道,“商研學中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這個研字。

一開始領導就提到,當年德國提出了研究型大學這個概念影響了全世界,時至今日,研究型大學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學分類。

因為研究型大學把研究放在首位,致力於高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

而在這樣一個科技強國的時代,研究型大學為各個國家乃至全世界不斷輸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和高質量的研究型人才。

在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六大分類中,研究型大學在科創領域一直都是中堅力量。

所以研究型大學已經成為了世界普及且公認的人才創造營,教授創造營。

所以商研學的研,依然會沿襲研究型大學的特點與優勢,著力於培養高端人才團隊和教授團隊。

而在研之上,我們的重點就是這個商,或許因為我是一個踩著21世界的大門開始創業的人,大風集團這一路的發展其實也是21世界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在這20年的時間裏,我認為科技發展的一個變化趨勢就是商業化,知識,人才,技術的商業化已經趨向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成熟。

而且這個商業化不僅僅只是企業到高校去挖人這麽簡單的理解。

我們把商帶進大學,這個商,指的是商業對接,商業思維以及商業計劃三個方向。

所謂商業對接,指的是要搭建商業公司高校與學生之間更方便的橋梁,讓學校可以更方便的從企業獲取數據和試驗反饋,同時讓企業可以更方便的與學生建立直接溝通的機會,在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更全面的篩選人才。

商業化思維則跟商業人才進高校有關,有人說這是商學院的一個精華版,我對此暫時不做評價,我只看結果,商業公司的高端人才進入高校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最大的成果就是為學生帶去最直觀的商業化思維。

我們大風集團的高端人才嘗試過很多版本的教學方法,我們嘗試過純技術教學,純商業教學,效果都不是很好,真正在培養出了一批有用人才的,靠的就是技術的商業化思維。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我現在自己所學的這個學科所獲取的知識,在大學裏所做的所有實驗,寫的所有論文,這些東西的商業價值到底有多大,他們在這個時代有哪些商業方向,其中哪個商業方向最有前景,為此我又該如何繼續安排我接下去的學業重點,這才是他們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

當有了前兩點後,第三點就是商業計劃。

所謂商業計劃,就是通過商業公司和高校的合作,促成更多的商業化計劃,並且是讓學生參與的商業計劃,商業計劃不再是企業單方面設定的事情。

從西湖大學正式掛牌成為一所獨立大學之後,我們大風集團就開始嘗試讓高校參與我們的商業版圖規劃。

我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就是因為視野不同,人才屬性不同。

無論一家企業如何追求人性化管理,企業人才不可避免會出現約束性思維,因為大家要考慮自己的工資獎金,因為大家在多年的社會洗禮之下會出現定式思維。

而高校人才因為沒有社會經驗,沒有項目經驗,會缺乏大局觀。

但在前兩點發展的前提之下,高校人才卻可以迸發出很多讓我們意外的跳躍性思維。”

“孟總,商研學在西湖大學有不錯的發展,會不會是因為你是西湖大學的校長,同時你又是大風集團的董事長?”有領導忍不住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