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長安》(第3/3頁)

大家看完,紛紛感嘆幕後所有人的付出,好劇真的是有緣由的,整個劇組都在用心為劇集添磚加瓦,難怪《長安》播出後,刷新了央視的收視記錄!

當然了,比起花絮,肯定還是正片的內容關注度更高一些,直到

直到有一次在外網對線時,一位網友忽然發現:哎?這《長安》的片尾花絮,也太好用了吧?!

最近一段時間,周邊某些國家在文化挪用的騷操作上,實在是頗為猖狂,很多花國獨特的文化元素都被他們打上自己的標簽,暗搓搓的在網上給不了解的其他地區觀眾洗腦,妄想著混淆部分文化的起源。

其中,精美飄逸的花國古代服飾,更是成為了被挪用的重災區。

這事兒被一些網友們發現後,當時就鬧大了!

這被賊惦記的感覺,可實在是太惡心了。

當即就沖到外網明牌對線!

可是只是文字吵架,或者扯史料來源的話,對方的臉皮太厚,掰扯來掰扯去,自己先氣個半死,對線體驗過分難受。

但這《長安》的片尾視頻被翻出來後,大家發現,哇,它真的好好用啊!

大寧朝作為花國古代最鼎盛最耀眼的朝代,現在國內外對於古風的審美和認識,大多都是受到當時的影響。

《長安》總共六十二集,它的“小紀錄片”也有六十二集,在裏面,各個專家介紹的服飾種類和特色陳設工藝高達兩百多種,許多被挪用的特色元素,裏面都有很明確清晰的介紹。

這可比網友們自己翻一大摞資料找對應清楚多啦。

大家直接把片尾單獨剪輯出來,配上字幕,那就是清晰又簡單的文化掃盲視頻啊。裏面不僅有史實資料,還有文物介紹,誕生背景和改進流程,整個路線清清楚楚,只要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這些東西是花國的。

有了視頻以後,一旦發現有挪用情況,網友們就直接攜帶著簡明易懂的視頻,重拳出擊!

只要找準種類,針對性的投放就完事兒,省心省事,避免了被氣到心梗的對線過程,實在是逛外網的必備資源。

而不久之後,暑期档開始,《金釵》在感動了無數觀眾的同時,也為視頻多增加了幾集原始素材。

《金釵》是花國戲曲界極其著名的演出曲目,講述了亂世流離中的一場愛情故事,半只金釵,不僅代表著主角琴娘和陸生的愛情難以圓滿,更是家國崩亂、故土難回的戰爭悲劇。

聶唯以此曲目和花國當年的抗戰時期為背景,創作了電影《金釵》。電影裏,兩位主角的命運和戲曲裏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半只金釵,既在戲中,更在戲外。

《金釵》的上映,讓無數觀眾們醉心於兩人的愛情悲劇,引發對戰爭的反思同時,也不禁為劇中驚艷的戲曲藝術而思考。

為什麽在亂世中依舊艱難延續下來的戲曲文化,在繁榮的現代社會,反而沒落到難以為繼、幾近斷絕了呢?

這些關於文化的思考越發多了起來,而《金釵》中的絕美戲曲扮相、水袖藝術和戲腔,又給“對線必備資源”裏增添了重要素材。

再加上《山海繪卷2:靈氣復蘇》的上映,比起第一部 時的各種異獸,更多花國人耳熟能詳的神仙和動物形象出現在其中,在國際上開始刷臉。

本來在兩邊的戰爭中,花國網友是被對方的胡攪蠻纏氣的頭上瘋狂冒火的,還好有《長安》的花絮集錦及時出現,提供了高火力武器,後來的《金釵》又給這武器填上了好幾顆子彈,突突的不少說不過的玻璃心某國網友都黑頭像注銷賬戶了。

再加上《山海繪卷》系列在國際上確實爭氣,電影作品實在是傳播文化最好的媒介之一。特別是隨著“山海”系列玩具的熱銷,像是龍鳳以及其他動物形象,都和花國文化牢牢的捆綁住了,著實讓大家都松了口氣。

太好了,這樣就不怕被偷了!

果然比起被動防禦被惡心到,還是要主動出擊才是王道啊!

這對線一贏,神清氣爽!

大家看幾部作品真是超級順眼,順手就把當晚的電影票給買了。

於是其他電影看著《金釵》和《山海繪卷2》一路一騎絕塵的領跑,只剩下迷亂的灰塵在臉上胡亂的拍。

哎,沒辦法,這兩部電影沖的太猛了,那他們營銷時嗯,就以文燁導演的《象》為主好了。

還有下一部影片的題材已經想好了,跟著花火的腳步走,準沒錯,懂了,就是文化類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