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長安》(第2/3頁)

姜茶以真實的歷史資料為出發點,精心考證復原了一個個流傳千年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再通過他獨特的拍攝節奏再現出來。

作為歷史劇,《長安》要把控的方面實在是太多。但姜茶是誰?他可是花火娛樂的導演!怎麽也不能砸了公司的招牌啊!

為此,他一個中文系出身的導演,都快成半個歷史專家了。他特地請了多位歷史專家參與到他的編劇團隊中來,同時,對於劇裏的服化道設置,姜茶精益求精,甚至請到了非遺繼承人親自定制。

劇情表現上,姜茶更是斟酌了再斟酌,如何把握歷史和藝術加工的平衡?怎麽將群雄逐鹿時風雲際會的豪氣和統一後自信風流的態度展現出來?

這些都是作為導演的姜茶要認真思考的。

不過令他感動的是,在拍攝過程中,他真的受到了很多幫助。

本來《長安》暫定的拍攝時間是八個月,由於他拍攝過程用太過精心,拍攝戰線直接拉長到了一年多,這投資燒的飛快,但江總從來沒有催過一句,錢不夠直接撥,用行動表達著對他的絕對支持。

而其他合作單位更是如此:各位專家學者對劇本和細節指導盡心盡力;對於拍攝所需要的重要道具,各家博物館們也慷慨的借出了高精度的復制品;而歷史上極有名氣的長鹿之戰的拍攝,也有駐紮在臨縣的兵哥哥們義氣上陣,軍人演軍人,氣勢滿分。

等拍攝完畢,姜茶自己都敢打包票,就算是歷史系的學生看了,都得說這劇拍的挑不出毛病!

而《長安》,也成為了他自己最為滿意的導演作品。看著歷史上那個光輝的王朝在他的手下重現,他也迫不及待的帶領觀眾們回到那段英雄、美人、政治家、投機者等等互相碰撞的變革時代。

《長安》一播出,便以絕對的質量征服了觀眾。

第一集 中,姜茶以千古名相秦飛與他輔佐的三代帝王中第一位的寧昭帝的巧合相遇為起點,以這個普通的黃昏,開啟了寧王朝統治的時代序

幕,那種宿命感和傳奇感

“真的看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真的是命運的巧合,秦飛要是路上馬車沒有出事,順利的去了司國,按照史料來看,他怕是剛到就要被司國那位自負的國君為了集權的血色清洗而波及,再也遇不見和他志趣相投的明主寧昭帝了而沒有了奠定寧國軍事政治政策基礎的秦飛,寧國還能那樣順利的一掃天下嗎?好難想象啊。”

“波瀾壯闊的史詩感撲面而來,只看前五分鐘,我就敢打包票,這絕對是一部好劇!”

“兄弟,你要是家裏電腦能上網,早點看看出品方是誰,還有片頭那一大摞顧問,至於還要看這五分鐘,才能得出結論嗎?”

“花火!冷題材永遠滴神!歷史劇也太棒了吧!”

“大寧王朝真的是從讀書時就喜歡,對內,經濟發展到當時世界頂峰,對外,擴大疆域版圖的同時將文化也傳播開來,實在是太輝煌了。”

“感覺到了天下大勢的洪流滾滾而過的感覺”

“姜茶又又又進步了吧?歷史劇裏還能把寧昭帝和秦飛的君臣互動拍的這麽搞笑!看他們每次討論天下之勢,真的是劇裏各種戰爭謀略間的放松小劇場hhh”

前期,大爭之世、群雄逐鹿的激烈爭鬥吸引住了觀眾們的眼球。

等劇播到了後期,寧國一統天下,寧昭帝這位千古一帝在觀眾們的遺憾中退場,而寧熙帝,這位前期透明到爆的九皇子,踩著兄弟姐妹們的鮮血,穩穩的踏上了那個至高的王座,開啟了《長安》裏寧朝巔峰的下半闕。

在後半程,隨著大一統後經濟的不斷發展,原先各國文化的融合匯集,以及寧熙帝雄才大略的統治手段,寧朝那是坐上了經濟文化騰飛的飛船,這一階段,才子美人輩出,各種精美的服飾釵環也一一展現出來。

“啊啊啊終於到寧熙帝統治時期了!要開始詩人選秀101系列了嗎!這個時期文化大家實在太多了,但我永遠pick頂流穆白!”

“我發現這部戲的服飾真的很精美、符合史實哎,到底是花火和央視聯合做的劇,太用心太美了吧?”

“臥/槽!今天萬國來朝這集也太帥了!那種大國豪情,看的我都沸騰起來了!ps,今天皇後頭上那頂鳳冠也太美了,在烈日下熠熠生輝啊,看了下結尾的花絮,上面的金絲工藝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厲害啦”

這也算是《長安》的一大特色了。

姜茶有感於各位專業人士對劇的盡心付出,在他看來,這麽多幕後的心血,應該好好記錄、展現出來。

於是,在每集的片尾,《長安》還貼心的做了一段和小型紀錄片似的花絮,大約每集有十五分鐘左右,講述了每集拍攝中涉及到的歷史小故事和服飾道具制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