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合一(第2/6頁)

虞衡點了點頭,他是個偽兒童,還能記起邊關的風貌,隨口笑道:“確實如此。微臣還記得當年年紀小,被父親抱去軍營,結果一堆將士爭著搶著逗我玩,給我編了許多螞蚱蛐蛐兒,還挺好玩的。還有一次我在我爹的軍帳中睡著了,半夜響起了尖銳的號角聲,說是敵襲。我爹就把我扔給我大哥,頭也不回地走了。我大哥那會兒就是個小話癆,還怨我拖了他的後腿,不然他也能跟著去戰場上廝殺一番。”

景隆帝詫異地看了虞衡一眼,倒是沒想到他的記性如此之好,小時候的事情還記得這麽清楚。不過虞衡能記住那些回憶是好事,景隆帝當即點頭道:“朕記得,現如今的邊關守將何飛,正是當年你爹提拔上來的最年輕的副將。後來你爹回京,他一路升到了將領之位,說不準你當年收到的草編螞蚱蜻蜓中,就有他送的。”

虞衡心說原來這是要給自己打感情牌,當即特別配合地按照景隆帝給出的劇本演了下去,認真點頭道:“正是,那會兒他好像也就二十出頭的模樣,性格很是跳脫,經常被其他副將訓,可憐巴巴地認錯。但是認完錯下次還敢,把劉副將氣得脫下鞋子將他追了二裏地,整個軍營的將士們都在看熱鬧,還為何副將大聲叫好來著。”

虞衡說的都是實話,這些回憶經由時間的朦朧外衣包裹後,再由虞衡用輕快的口吻說出來,景隆帝仿佛看到了一群樂天知命的邊關將士,在貧瘠的邊關苦中作樂,即便有外族的威脅,即便有馬革裹屍的風險,都不能阻擋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少年人的恣意明快仿若就在眼前,鮮活得不得了。

景隆帝的眉眼也柔和了不少,含笑看向虞衡,“你也是個心大的,能記起來的,都是高興的事。”

“不高興的事還記著幹什麽?多浪費感情。”虞衡擺擺手,一臉認真地看著景隆帝,“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事情都過去了,做什麽還要時刻惦記著給自己找不痛快?”

景隆帝若有所思,忽而問虞衡,“若是現在讓你去邊關,親歷戰場,你願意去嗎?”

虞衡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聽景隆帝這麽問,虞衡一點都不奇怪,直接點頭道:“微臣本就是武將之子,邊關對虞家而言,是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先祖在邊關打下虞家的家業,微臣的父親也在邊關抵禦外敵,護佑一方百姓的安寧。於公,保家衛國,是我大宣子民的本分;於私,微臣作為虞家人,更應前去邊關,當仁不讓。”

虞家人對邊關百姓來說,地位是不一樣的。虞啟昌回京後,邊關就沒了戰火。也就是說,邊關和外族這些年的仗,基本都是虞家人帶帶領著底下的將士們打贏的。如今景隆帝有意再和邊關外族開戰,那麽派去一個虞家人,在精神上都能激勵不少邊關百姓,士氣更穩。

景隆帝看著虞衡清澈坦然,看穿一切的眼神,忽而嘆了口氣,只覺得自己仿佛又在面對另一個齊王,怪不得齊王那個逆子會對虞衡另眼相待,合著他們本質還有些類似。

都是一樣的倔強,一樣的聰明,看透一切不明說,貼心地陪人演一場戲。不同的就是,虞衡比齊王更冷靜理智些,凡事都拎得清,有頭腦,顧大局,這就夠了。

景隆帝也不想再說些什麽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也是發現虞衡更喜歡聽大白話,便貼心地改了一下自己的說話方式,直接把所有事情攤在明面上來說,“齊王中毒之事,是樨蘭余孽和雍然戎狄久韁等外族聯手所為。如今齊王怒氣難消,大宣正是國力強盛之際,堂堂皇子被算計至此,不開戰不能平朕心中的憤怒。”

景隆帝說完,仔細打量了虞衡一番,微微嘆了口氣,才接著道:“然而齊王性情太過偏激,樨蘭余孽……若是朕沒猜錯,該是他外祖母,當年樨蘭國的大公主,淑妃的生母。若是對方對齊王用激將法,你可千萬要費心將齊王勸住。不管成敗與否,好好保住自己的性命。”

這是景隆帝能對虞衡說出的最寬容的話了。

虞衡微微一愣,就聽見景隆帝坦然道:“派你去邊關,朕心中也十分不舍,你可是大宣的福星,若是有什麽差池,朕如何向百姓交代?更何況,你本是文官,你父親當年讓你走科考之路,想來也是不希望你再上戰場。只是齊王性情偏激,倘若無人勸阻他,不知他會做出什麽事來。朕可以讓兒子親自為自己討個公道,但不能拿邊關百姓的性命當兒戲。”

說完,景隆帝微微閉了閉眼,略帶歉意地看著虞衡,低低道:“所以,派你前去邊關,是朕作為父親的私心。請你適時勸阻齊王,不要讓朕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

其實,景隆帝還可以選擇將虞啟昌也派去邊關。以虞啟昌在邊關的威望,任憑齊王怎麽跳腳,都沒人搭理他。再加上虞啟昌也是個骨頭硬的,真被齊王惹急眼了,直接幹出將齊王打暈關起來,等到仗打完了才把他放出來的事兒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