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銀河系往事(第4/4頁)

那麽理論上的事實應該是這樣的。

旅行者二號在暗能量黑洞構建的通道中飛行了五百年,抵達了某個高等文明的面前。

這高等文明可能是太陽屏障的制造者,也可能不是。

還有另一種可能,太陽屏障與電子級暗能量黑洞都是復眼者從高等文明手中獲取的手段。

然後,通過分析旅行者飛行器的特性,以及解讀裏面的信息,人類的特性、科技發展的軌跡和令人驚嘆的潛力暴露了。

下一瞬間,復眼文明啟動了最高等級的統治工具——太陽屏障,完成快速投放,同時針對性的派遣軍事力量,也就是前面七次的球型戰艦,以及這次的球艦和棱艦艦隊。

若是以前的陳鋒理順這些思路,他恐怕依然是想當場躺平乖乖等死,但現在他已記不得自己到底做了多少心理建設,神經早已粗大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癢,知道真相很恐怖又能咋辦呢,幹就完事兒了。

當然,會做夢的也要學會面對現實。

陳鋒簡單的看了下三支人類軍隊目前的戰損情況。

很快,快到令人發指的快。

無論裏應外合的人類艦隊如何瘋狂的發起攻擊,棱艦艦隊完全不為所動,只撐開護盾並沿著既定的半光速不斷壓縮空間。

甚至巴納德星的艦隊在減速後要重新跟上棱艦艦隊的推進速度都很吃力。

網格鏈接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人類艦隊久攻不下,只能持續後退。

很快的,太陽戰區的人類艦隊不再往前突進,轉而不得不開始向後退卻。

看起來轟轟烈烈的三大戰區艦隊同時亡命突襲,其實比用雞蛋碰石頭還不如。

才只幾分鐘過去,提速較慢的堡壘艦、星空巨炮、恒星巨炮便已被網格掃過,被分解為基本粒子。

一個又一個戰士不得不像巢穴被毀的螞蟻般奔逃出這些大型作戰單位。

但這些戰士身上頂多只裝備了騰龍武裝。

騰龍武裝的提速性能依然不足以支撐快速達到半光速。

除了這些危險之外,漂浮在太陽系內的暗色黑團,四處引爆的涉粒子炸彈,以及輕描淡寫穿過網格空間的數千萬刀鋒螂,同樣對人類造成了巨大威脅。

戰場空間的外圍裏,比鄰星艦隊的傷亡情況還好。

但一小撮調轉方向的刀鋒螂卻依然給八千萬雙輪戰艦造成了巨大威脅。

至於巴納德星艦隊那邊,棱形戰艦采取了更直接的還擊手段,再度投放出數量龐大的強化版蜻蜓戰機,如蝗群般撲向巴納德星艦隊。

這些強化版蜻蜓戰機體型稍大,速度更快,噴薄的能量光柱顯然也具備更高能級,至於沿途甩出的物理毒素更不必多言。

奧氏炮可以給新型蜻蜓戰機造成戰損,但無濟於事。

棱艦體型雖小,但投放蜻蜓戰機的速度完全不輸球型戰艦。

復眼者根本不在乎這些炮灰兵種的損失,只源源不斷的釋放兵力,迅速蠶食三角戰艦。

操控著星鋒巨像的陳鋒比起別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體型龐大的星鋒巨像同時吸引了超過百只刀鋒螂的注意,陳鋒不得不保持高強度曲率運動狀態,才能避免被撕扯成碎片。

陳鋒嘆了口氣,依然沒得打。

他得到的也不全是壞消息,方才加侖與彭中雲說復眼者在銀河系內只有百萬棱艦並非隨口胡言。

大約在2950年左右,巴納德星的一艘執行不歸探索任務的科考船曾發回一段情報。

所謂不歸探索,指的是自出發時便不考慮返程的探索計劃。

不歸科考船上通常會搭載上千枚冷凍胚胎,另外還有至少七十七人編制的不歸者。

如果有機會,不歸者可以在距離生命的盡頭還有十五年時,找一處行星落腳,嘗試培養一個新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