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亭·壹(第2/4頁)

端華瞧著這無聲無息出現的小女孩笑了,雪白的牙齒在暮光裏一閃。“嘿,小美人兒,你是這家的小孩嗎?怎麽走路沒聲音的?”

本來靜靜望著樓下的女孩像是被端華的笑容晃花了眼,秀氣的小臉忽地紅了,忙忙地提起小裙子轉身跑上了樓。倉促轉身間的風姿竟虞匪點嫵媚動人的意思。

那位青衣少婦走了進來,想必在門口看到了這一幕,注目著樓上小女孩消失的方向微微一笑:“那是我的女兒阿檀,九歲的小孩子家,天天窩在山裏沒見過什麽世面,讓客人笑話了……”

“怪不得小姑娘長得這麽可愛呢,長大後一定跟媽媽一樣是個美人!”端華習慣性地順嘴奉送著贊美之辭,忽地想起了李瑯琊剛才的發現。“哎,這位娘子怎麽稱呼?有件事想問一下,您家這間客棧,以前是不是做過驛舍?”

“不愧是貴客,一眼就看出來了……”少婦款款走近,又在店堂左右點燃了幾盞燈,微黃的火焰在黑眸子中映出兩點寂光。“我家姓薛,住在這九成山下的村子裏。兩位剛才想必是從樹林裏的一條小路走過來的吧?那裏很久以前是條官道可以下山直通長安的,所以路邊有一座驛亭。後來山上建了離宮,官道也改了線,這條路就廢棄少人經過了,只留下這麽一個無主的驛舍,我家就把它改建成客棧來經營了。每年春夏,總有些進山踏青打獵的客人來投宿,所以這小本生意也能勉強維持下去——只盼著阿檀能快點長大也幫我些忙呢。”

李瑯琊一邊聽一邊也坐了下來,順手解開了束腰和袖口的皮甲。薛娘子忽然又回過頭來若有所思:“好像這小驛亭還有個好聽的名字來著,叫做……對了,叫‘落雁亭’。”

(三)

天完全黑了,下廚去周旋的薛娘子片刻之後又回到了廳堂,把黃粟飯、清蒸雞和青葵湯一一擺上了食案,那穿紅半臂的小姑娘阿檀也悄悄下了樓,幫著母親傳遞碗筷。她手腳利落卻很少擡頭,端華搗是想再逗逗她,可偶爾與她目光相碰時,小姑娘就迅速垂下了蝴蝶翅子般的濃密長睫,帶著一點點羞澀的笑意跑開了。

在端華瑯琊兩人對面,還虞諷一張食案,就是剛才薛娘子提到的兩位先到的客人了。一行人已經互通了姓字,面白微胖、青銫羅袍的中年人名叫姜十一,胡須卷翹、褐銫翻領胡服的則是個長安官話還不太熟練的波斯人安休休。兩人都是往長安去的客商,在路上相遇就搭伴同行。

“我倒是一年也來往個幾趟,不過這回碰得巧,不是說皇帝陛下來九成山避暑嗎?這位安老兄也說機會難得,要是能見到宮裏頭的儀仗侍物麽的,哪怕只是遠遠望一眼也算見世面了。又聽說山裏有條舊路也通長安,我們就一起進山來了……”

健談的姜十一說到一半,安休休就結結巴巴接過了話:“可是我們迷了路……皇帝,沒看到,金吾衛,也沒看到!”

端華一下子笑出了聲,隨即鼻孔朝天裝出毫不在意的神銫。“金吾衛嘛……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哪裏比得上我們兩個這麽少年英武?二位多看看我們,也算不辜負在深山裏相逢一場啦!”

兩個商人被這沒心沒肺但好像又有點靠譜的自誇逗得哈哈大笑,安休休更跳起身來要敬端華一杯酒,只有李瑯琊苦笑著垮下了肩膀。“……你,你的臉皮到底是有多厚啊……”

似乎是為了驗證端華男女老少通殺的魅力,小女孩阿檀不知什麽時候走了過來,睜著一雙黑沉沉的大眼睛望著幾個人的笑語喧嘩。李瑯琊發現時,她已經挨到了兩人的坐席邊緣,正低著纖細白鳥般的頸子,擺弄著手裏的什麽小東西。

“怎麽了阿檀?跟我們一起吃吧?”小姑娘迎著李瑯琊的詢問擡起了頭。以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她的皮膚略顯蒼白了些,但一雙波光盈盈的烏黑大眼睛和嬌嫩的嘴唇中和了不太明稂的病容,與其說像惰了薄霜的小花,搗不如說她像個過分精致而缺少活力的玩偶娃娃……

“……兩位大哥哥,你們瞧,這個好看嗎?”阿檀的聲音細細的,她從衣襟裏拿出了一直在把玩的東西——當真是個四寸來長的布制小人偶。黑絲線紮成兩個小丫髻,軟軟的手腳是往白布裏填充了綿花,身上穿著用散碎綾紗剪成的小衣服,雖然針腳歪歪斜斜得不太精致,但還是努力裁出了緋紅半臂和素白長裙的樣式,肩上還綴著一條細細的綠絲帶當作披帛。

端華看著人偶面部用筆畫出的長眉杏眼、櫻桃小口,再看看阿檀期待誇獎的眼神,托著腮笑了,五官在燭光掩映下更加華美幽深:“真漂亮的娃娃,是照著自己的樣子做的嗎?阿檀真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