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恒河沙[04](第3/3頁)

學生結伴成群走過查爾斯河,進入宿舍大樓的公共區域手舞足蹈議論教授啟發的知識點。公共空間幾乎隨處可見的白板和沙發,經常有人討論到一半起身去填滿白板,記錄他們突如其來的靈感。

除了公共場合氛圍熱鬧的學術討論,也有貓在實驗室安靜做實驗,還有像盛明安這樣躲在宿舍裏思索科研的人……

MIT學術氛圍濃厚,無論多麽怪異的行為似乎都能得到寬容,被允許以自由的姿態徜徉於學術世界中。

盛明安前三天都躲在宿舍裏不出門,第四天上午缺課,已經請了假,但維斯教授還是盡責的打電話詢問他狀況如何,或許該出門走走了。

正等待數據軟件整理出異常的盛明安對電話那頭的維斯教授說:“請您放心,我只是在尋找一條建立新的物理理論的小路。”

維斯教授不以為意,不以建立新物理理論為追求的物理學家根本連入門都不算,因此他並不覺得盛明安自不量力,雖然近二十年來並沒有什麽新的物理理論被建立。

“別總是悶在房間裏,多出去走走。你的課題申請通過了,注意接收郵件。”

“謝謝您,維斯教授。”

叮囑到位,確認盛明安還活著,維斯教授就掛斷電話。

恰在此時,數據整合結果結束,看清一排列開的、清晰的數據時,盛明安表情出現一絲浮動,他趕緊用圓珠筆抄寫下這一串數據並制作成圖形表。

圖形表完成,橫坐標是超導臨界溫度,縱坐標卻是……電子對濃度?!

根據圖表來看,電子對濃度和超導臨界溫度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換句話說,銅氧化物超導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受電子對濃度影響。

不是電子對密度?

盛明安很驚訝,現在的超導主流理論是電子對密度決定超導臨界溫度,他的這個發現將會顛覆目前的主流理論。

不過他不打算立刻發表論文,還是等摸清並確定後再說。

盛明安就所得數據重新設定一套全新的方案,發送到研究所交給團隊,同時自身這邊準備從石墨烯入手,解開波函數和超導效應的關系。

剛好實驗室使用的申請通過,他當即出發前往實驗室。

實驗室裝置和材料都很齊,打上報告就能申請下來,盛明安就在實驗室裏開始了相關實驗和模型設計。

接下來的時間裏,他經常往返於宿舍和實驗室,抽空去上課。

維斯教授知道他的實驗到了一個關鍵期,就對他的曠課行為睜只眼閉只眼。

***

華國,核工業物理研究院。

陳驚璆跟在他的導師、核工業物理研究院院長的身旁,低頭注視顯示屏,全神貫注注意大型托卡馬克裝置首次放電的模型建造。

院長:“緊張?”

陳驚璆實話實說:“有一點。”

該大型托卡馬克裝置模型設計是他在一次會議討論時當面提出並闡述,從當前量子糾纏、拍瓦級激光系統等熱門技術中獲取靈感,設計出來的大型先進的托卡馬克裝置。

方案經過層層討論通過,率先進行仿真模型建造,若是仿真模型建造成功完成首次放電,研究院才會采用該方案建立核聚變裝置。

院長:“失敗了就失敗,也沒什麽。”

陳驚璆沒什麽意義的笑了一下,他很緊張沒錯,卻不覺得會失敗,也不想接受失敗。

院長:“實現核聚變的完美的托卡馬克裝置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極其苛刻的高溫要求和約束,就技術層面來說,目前難以做到。”

頓了頓,他又說:“前兩年我們攻克ITER計劃第一壁核心技術,已經掌握托卡馬克裝置直面上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這一核心部分。”

所謂ITER計劃即中俄歐美日韓印一共七方、超35個國家共同簽署並實施的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共同參與建造大型托卡馬克裝置。

華國負責該裝置9%的制造任務,由核工業物理研究院完成計劃中第一壁核心技術,華國因此成功躋身入核聚變反應堆世界先列。

陳驚璆聽懂院長話裏深意,既說技術難度大,實現核聚變應用的路還長著,又怕打擊年輕人信心,於是補充一句自家技術世界前三,不用太擔心失敗的挫折。

陳驚璆笑了笑,心領院長的好意,隨後說道:“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