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風華[05](第2/5頁)

[很囂張哦。]

[這好戲我不能不看。]

喬伊問:“你一個人?”

盛明安此時調整好攝像頭,想了想還是戴上口罩和帽子,然後才打開攝像頭回應:“是。”

在線網友直呼英雄,還有人跑去論壇實時跟進報道。

因為學術圈的人質疑起來那是相當尖銳,分分鐘問得讓人下不來台,尷尬得恨不得就地埋了自己的情況都有,所以學術研討中提出質疑,差不多相當於‘踢館’。

‘踢館’肯定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口沫橫飛,肯定充滿硝煙味!

試問有誰不愛看別人吵架?

連狗都愛蹲墻頭偷看隔壁情侶吵架,何況是天性好吃瓜的人類!

再來就是一個雷達工程系的華國學生挑戰以光學地表最強著稱的UA光學院博士生,這態度實在太囂張,讓人恨不得狠狠打他的臉。

因此很快吸引一票對CPA虛擬課堂感興趣的在線網友。

短短十分鐘內,CPA虛擬課堂在線網友人數達到七百人。

而這數字還在遞升。

更有好事者跑到隔壁雷達板塊發帖號召昔日被安虐得懷疑人生的雷達學子去看熱鬧,虛擬課堂裏的人數很快飚破千。

千人同時在線的虛擬課堂出現瞬間的卡頓,好在很快得到解決,擴容到可容納5千人同時在線觀看。

此前便是說過,LRs的物理研討會是全球年輕的物理學者聚集討論的地方,便有幾家專做科學頻道的媒體分神關注LRs研討會。

美國探索科學頻道負責期刊和視頻編輯的普通編輯鮑伯就是其中之一的媒體。

鮑伯看到論壇貼,其實沒什麽興趣,因為他認為雙方差距懸殊,結果毫無懸念,真正值得關注的是UA光學博士生的哈桑和喬伊。

於是他進入虛擬課堂,準備錄屏,過程離開電腦桌去外面拿了一份披薩。

金德民是港城浸大新聞系大四學生,明年畢業,十一月份開始準備畢業論文,別人都挑的比較簡單的論題,就他不幸地挑中了‘青年物理科學’的論題。

‘青年物理科學’

這一整個命題都太空泛,更何況誰都知道二十一世紀之後的物理幾乎停滯不前,哪來什麽青年物理科學家?!

因為找素材而差點掉光頭發的金德民被朋友推薦了LRs,正好碰到物理學術研討會,也看見了那個帖子,敏感地覺得是個好素材。

於是他進了虛擬課堂,從飛速閃過的彈幕拼湊出來龍去脈,本能覺得華國學生要敗。

金德民開啟錄屏。

不管在線網友什麽看法,課堂裏的質疑已經開始——

但見名為‘An’的視頻窗口出現一個戴口罩和鴨舌帽,臉裹得什麽都看不見的華國男生,背景應該是自己家,鏡頭擺放巧妙,沒有泄露太多隱私。

他的右手邊還有一台電腦,書桌上堆了很多令網友倍感‘親切’的專業書籍。

左手邊則是厚厚的草稿本,圓珠筆整齊的擺放在旁側。

而哈蒙和喬伊的窗口視頻背景是月白色的,他們應該在實驗室,兩人沒有遮擋住臉,典型的美國人長相。

盛明安:“建立三維OPACPA傳輸放大物理模型中的OPA模塊,為什麽可以忽略色散效應?”

哈桑:“信號光脈沖展寬到nm量級時,可以忽略。”

這對於做過類似計算的物理學者來說應該算基礎問題,不過也因此,哈桑和喬伊判斷出盛明安的實際水平不怎麽樣。

在線網友也是有真大神的,便熱情科普。

眾人明悟,原來還真是半吊子瓶裝水叮當響!

布雷克也是圍觀網友,不知為何,他覺得安似乎還沒暴露出他真正的水平。

畢竟曾經被按在地上摩擦,也了解盛明安真實身份只不過是個高中生,尤其布雷克還知道盛明安的學習能力非常可怕!

果然,盛明安接下來的問題越來越尖銳,直指哈桑二人的OPCPA方案那些模糊的數據處理,細致到某個小得快被忽略到的數據,而這些哈桑和喬伊實驗過程中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起初,盛明安邊翻草稿邊詢問,根據對方回答臨時計算,儼然是一個菜雞。

而哈桑和喬伊兩人一開始對答從容,以為十來分鐘就能解決,沒料到他們回答越來越吃力。

在線網友漸漸沉默。

“最後一個問題,”盛明安此時結束計算,停筆,擡眼,目光銳利:“放大器增益空間非均勻性導致的填充印子下降問題,OPA信號光振幅和位相調制畸異,OPA和ND:glass放大鏈有效匹配問題。”

停頓兩秒,他補充:“等。”

[……]

“……”

喬伊:“這是一個問題?”

盛明安眨了下眼睛:“反正都是問題,有區別?”

喬伊和哈桑兩人對視,均從彼此的眼中看出為難和迷茫,因為盛明安提出的質疑確實是他們沒有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