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風頭無兩(第2/2頁)

顧清霜面上蘊出幾分局促:“不怕太後娘娘笑話,臣妾是小門小戶出身,別的不懂,卻知柴米油鹽貴──尋常人家連柴米油鹽都嫌貴,皇上治國平天下,要用錢的地方想來只會更多。這幾十萬兩白銀用在什麽地方不好,何苦花在位份這種虛處?”

“臣妾便想著,皇上左不過是想為臣妾腹中的孩子賀一賀,那倒不如封一封宮中低位的姐妹們。一則六宮都熱鬧熱鬧,瞧著更賀得實在;二則姐妹們日子過得好了,還為孩子積福;三則更將銀子省了,指不準來日就有大用,實是一舉三得的美事。”

她越說越欣喜,好似只慶幸於自己這樣“一舉三得”的小聰明。

太後聽罷,沉吟了半晌,也不得不承認:“是有些道理,難為你能這樣想,無怪皇帝寵你。六宮若都能如你一般,哀家與皇後也能省不少心。”

顧清霜低著頭,笑容變得有些羞怯:“臣妾身在妃位已然知足,自問當不起貴妃之位,才用這樣的伎倆幫皇上省些錢,不敢當太後娘娘的誇贊。”

太後的面色愈發欣慰,緩息點了點頭:“好生安胎,若有什麽不順心的事,盡可來與哀家說。懿太妃那邊你也大可多去煩煩她,那就是個面硬心軟的主兒。哀家看她如今在寧壽宮很是閑得發慌,你若給她找找事,她倒高興著呢。”

這番話顯多了閑話家常的親近,顧清霜眉開眼笑地應了聲,又依太後之言嘗了案頭新制的點心。

在宮中的時日久了,她應付太後也愈發地得心應手起來。回想當年初次拜見,她很有些緊張。心神緊緊繃著,全神貫注地思量如何回話。

如今,已能對答如流、遊刃有余了。

顧清霜在兩刻後從頤寧宮告了退,太後含笑目送她離開,待她出了殿門,卻出神了良久。

她發覺自己越來越看不透這個顧氏了。

打從一開始她就知道顧氏是個聰明人,可那時候顧氏回話,她句句都能分辨真假。如今顧氏這一番話說出來,卻讓她覺得虛實難辨,私心裏覺得並無那麽簡單,又偏生挑不出錯來。

思索了半晌,萬般思緒終是化作了一聲長嘆。

墨竹聞聲上了前,打量著她的神情關切詢問:“娘娘適才不是與柔妃娘娘聊得挺好?現下怎的嘆上氣了。”

太後神情復雜地輕笑一聲:“施家若有這麽一個就好了。”

墨竹一怔,低眉斂目地說:“皇後娘娘端莊賢惠,榮妃娘娘也懂事。”

太後微微凝神,俄而又一嘆:“是啊,皇後是個好孩子。榮妃……”她頓一頓聲,“盼著她真能懂事吧。”

主仆多年,墨竹自然聽得出太後這話裏的意味,也明白這話從何而來,也無聲地一嘆,邊為太後添茶邊道:“娘娘莫太憂心。榮妃娘娘從前沒有孩子,心裏不安是難免的。如今有了皇次子養在膝下,您看,近來不也沒什麽事了?她不是不明理的人。”

這話聽來讓人安慰,卻也不過就是個安慰而已。

孩子的事,她從前就勸過榮妃多次,讓她寬心,跟她說日後總會有的。便是沒有,憑著施家她的日子也不會過得差。

但榮妃聽不進去。

若榮妃聽進去了,她也不必這樣急著去勸皇帝將皇次子交給她。如今孩子送過去了,太後一壁盼著榮妃真能安心,一壁又怕她的貪欲不止於此。

她總覺得這個自己一手挑進宮來的侄女,愈發地不肯與她交心了。

有時候說出來的話,聽著還不如柔妃實在。

.

舒德宮裏,榮妃一邊心不在焉地翻著皇次子的功課,一邊腦海中轉個不停。

柔妃又有身孕了。借著這一胎愈發地春風得意,還好生在宮裏籠絡了一把人心,錢是國庫出的,好處卻是她的。

一手借花獻佛玩得漂亮,如今六宮對柔妃多有稱贊。

這讓她覺得紮眼刺心,但也不過如是。

柔妃到底只是宮女出身,哪怕位至從一品妃也難登大雅之堂,她的孩子也掀不起什麽大風浪,頂天了日後憑借皇帝寵愛得一塊好的封地,當個一生逍遙的閑散王爺去。

真礙她的事的,還是皇後與嫡出的皇子。

皇後在,那個位子便永遠與她無關。

嫡子在,皇帝再立繼後也會多幾分猶豫。

不過……

若是能讓皇後與柔妃兩敗俱傷,當然還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