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冷酒入喉(第2/4頁)

端婕妤則問:“如今怎麽樣了?”

“不太清楚,但救上來的時候既然情形尚可,應是就沒有性命之虞。”宦官回道。

嵐妃淺打著哈欠,擺一擺手:“知道了,退下吧。左右本宮也不會這個時候去看她,旁人若問起來,就說本宮早就睡下了。”

“諾。”那宦官應聲,便不再擾幾位娘娘飲酒作樂,安靜地退下。

嵐妃又打了個哈欠,忽而笑一聲,指指顧清霜:“你瞧瞧你本事多大。如今這一主一仆,都可著勁兒地學你呢。”

是指南宮敏投湖之事。是啊,她從前可不是被晴妃逼得也用過這投湖的路數呢?

婉修儀嗤之以鼻:“自縊、割腕、自焚,自盡的法子那麽多,偏學這一種。這若放到科舉裏,都要被考官疑為作弊!”

顧清霜聽得撲哧笑出來,和昭儀嗔怪道:“一遇上她的事你就頭一個嘴巴刻薄,讓人聽了都要笑話。唉……”嘆一口氣,她搖搖頭,“她這是吃準了皇上吃這一套,要翻身了。”

“翻便翻吧。”顧清霜淡聲。

這棋局裏,總得黑子落一顆,白子才也能落一顆。南宮敏總不翻身,總默默無聞,她反倒不好辦了。

鬼使神差的,她又想起皇後今日的話。

皇後跟她說,後宮的女人個個可憐,不要鬧出人命。她不覺得皇後那份憐憫有錯,卻覺得得罪過她的人必須死,想了一想,便反問皇後說:“娘娘不許臣妾害人性命,那若唯有取人性命才能自保,臣妾該當如何?”

皇後怔了怔,沉默了許久,道:“若是那樣,本宮自不怪你,但你休要拿這樣的緣故來唬本宮。”

“臣妾不敢。”她莞爾頷首,“只是恕臣妾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在不食人間煙火這件事上,臣妾雖然曾經清修過幾個月,也遠不及娘娘。”

皇後聽了自然不快,問她什麽意思,她只能告訴皇後:“娘娘能看得這樣開,是因背後有太後娘娘、有在朝為官的父兄、有整個娘家撐腰,但臣妾什麽也沒有。臣妾吃過的苦,皇後娘娘不曾吃過半分;臣妾幾度走在鬼門關外的驚險,皇後娘娘也未曾嘗過。娘娘若在臣妾這樣的位置上,便會知道那樣的大度臣妾連試都不敢試,一試就可能賠上性命。”

皇後還想勸她:“淑容,宮裏這些事……”

她打斷了皇後的話:“皇後娘娘肯與臣妾這樣坦誠相待,臣妾感激不盡,便也不能隱瞞娘娘──南宮氏的命,臣妾是一定要取的。娘娘若容不下,這就稟給皇上便是,皇上自會治臣妾的罪。”

“但臣妾也需再提醒娘娘一句,南宮氏自一開始就是盯著後位的。如今再度回宮,她的眼中釘究竟是臣妾還是您,本就說不好。您若為了她除掉臣妾,太後娘娘那關可能也不太好過。”

她一五一十地將這些說完,忠告與威脅摻半。

搬太後出山,到底是能鎮住皇後的。因為正如皇後方才所說,哪怕她是太後的親侄女,在太後眼裏也不過就是個後宮裏無傷大雅的玩意兒。

而南宮敏,也是太後容不下的人。

皇後眼中的溫柔因為她的話而冷了下去,良久,生硬地退讓:“就這一次。南宮氏是死是活,本宮不管。”

顧清霜抿唇,覺得這個小皇後有點倔強。這不太好辦,因為她不止想取南宮敏一個人的命。可若現在再與皇後說更多事情,不免將皇後逼得太緊,皇後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她;若不現在說通,來日皇後真豁出去捅給皇帝,也是個隱患。

思慮再三,顧清霜還是姑且忍了下來,沒有多提。就先取了南宮敏的性命便是了,旁的人……日後可看看能否盡量做得悄無聲息。

.

自這晚之後,皇帝到底入了南宮敏的套,接連三四日都守在她身邊。

婉修儀看不過去,幾度慫恿顧清霜去見皇帝,莫讓南宮敏占盡風光,顧清霜只說:“不急。”

她一定要南宮敏與皇帝重修舊好,不止要這樣的陪伴,還要她侍寢。

這樣,她才能讓南宮敏完全失去翻身之機。

她也不是沒想過趁著南宮敏投湖讓她重病而死,這樣讓人死得神不知鬼不覺並不難。畢竟她也投過湖,被救後安置在紫宸殿裏,旁人都伸不進手來害她,她都還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呢。

但轉念想想,還是讓皇帝親自殺了南宮敏最好。

蘊福閣中,因著皇帝的頻繁出入,宮人們都一掃陰霾,掛上了一臉喜色。

其實認真說來,皇帝與敏少使並未恢復如前,相處間總有幾分隔閡,皇帝話不多,敏少使許多時候也不知該說些什麽,但這不打緊,只消皇帝願意來,就足以令人高興了。

畢竟後宮之中還有那麽多人難見聖顏呢。

這日皇帝又是下午忙完了手頭事務便到了蘊福閣來,問了問南宮敏今日身子如何、還發不發燒,就坐去茶榻上讀起了奏章。南宮敏躺在床上安歇,也不說話,側躺著看他,心下只覺能這樣看著他便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