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宮外巧遇(第3/4頁)

陶陶卻反應很快,一歪頭,爭辯說:“可弟弟也長!”

滿殿嬪妃又笑了一陣,她一雙小腿瞪了起來,掙紮著要柳雁將她放下,口中喊著:“我要抱弟弟!要抱弟弟!”

“不行!”柳雁抱著她不撒手,陶陶眼眶一紅,眼看就要哭,予顯恰在這時屁顛屁顛跑過來,手裏拿著塊正掉渣的點心,笑眯眯地舉起手:“二姐姐吃──”

“咱們三皇子真懂事,又聰明。”席間便有嬪妃誇了起來,太後這日心情不錯,隨口就說:“這時隨了他母親。”

“哪裏。”顧清霜恭順地頷首,“是懿太妃教導的好。”說著便起身,朝懿太妃舉了舉杯,“臣妾敬太妃娘娘一盞。臣妾只管生下了這孩子,之後便未在費半分力氣。這一年,實在辛苦太妃娘娘。”

“貴姬客氣了。”懿太妃那張素來嚴肅的臉上,今日罕見地也有了些笑容,環顧四周,又有了些惑色,側首問太後,“太後娘娘,三皇子生辰這樣的大事,皇上不來?”

這句話一說,殿裏唰地一靜。

的確,宴席已開近兩刻,皇帝卻沒露臉。這在前頭兩位皇子公主的生辰上都不曾有過,可三皇子的生母分明又是最得寵的那一個,實不該是眼下的情形。

侍奉在太後身側婉婕妤想了想,遲疑說:“許是因政事耽擱了?臣妾聽聞蜀中自夏日裏就鬧旱,現下到了秋收時節,難免要鬧起饑荒來,戶部近來忙得很。”

太後聞言卻搖頭:“不會。皇帝昨日裏來見哀家時還說,旱災的事可算安排妥當了。提起三皇子的生辰,他還說自己備了厚禮,今日要早早的給孩子送來。”

“這便奇了……”眾人都不禁一怔,不乏有目光投向顧清霜。顧清霜也不好說什麽,只得淺啜一口酒,笑說:“皇上政務繁忙,偶有政事突然而至,壓得抽不開身也是有的。依臣妾看,咱們闔宮這般團聚著熱鬧一番也很好,不必非催著皇上。”

她這般寬和地說完,卻睇了眼衛稟。

衛稟即刻會意,當即向外退去,打聽究竟有什麽緣故。

.

宮外,袁江一壁坐在車轅上親自馭著馬,一壁暗嘆這盈充衣可真會折騰。

月余之前,她聽聞三皇子生辰要到了,便有心備禮。這備禮倒是應該,但不知她突然動了哪根筋,挑了塊上等的玉石打了個觀音像,然後著人送去了京中的安緣寺祈福。

宮人去了回來,卻說這樣的賀禮還是要做父親在孩子生辰當日的親自去佛前拜一拜,再取回才好。

皇帝自是不願跑這一趟,只說著人去取回便是,可架不住她日復一日地磨,還磨得一腔真誠。

皇帝不肯,盈充衣便顯出失落:“可……我當真是費盡了心思才想出了這樣一份禮。皇上若不去,那玉菩薩就……就與尋常石頭也沒什麽分別了,我怎麽好送給柔姐姐。”

皇帝還不肯,她又另辟蹊徑起來:“皇上只當是出去走走,也瞧瞧百姓們過得好不好嘛。”

再後來,更索性出謀劃策:“皇上也不必怕大動幹戈,咱們喬裝走一趟便是。取了玉菩薩便趕回來,驚擾不著誰。”

諸如這般,不一而足。皇帝被她圍追堵截了近月余,雖是厭煩,又因她是好心,不好多說什麽。在前兩日的一個晚上,皇帝終是用哄她的口吻點了頭,說:“去就是了。天爺啊,耳朵都要磨出繭了。”

這話落定,自是君無戲言。又因寺中明言是要在孩子生辰當日才可,皇帝只得這日忙完政務匆匆趕去,再趕回來去為三皇子慶賀生辰。

袁江回想起來,盈充衣得寵的這些日子,還提過要去逛集、要去宮外走走,各種琳瑯滿目的鬼點子。他心下覺得盈充衣大約是心裏悶得慌,所以總想出去走走,但皇上先前都沒應,所以才有了現下這番說辭。

這樣的小詭計皇帝看不出來麽?袁江不信,所以更無言以對。

──他真是想想都頭疼,雖然深想下去,他看得出皇上好像是覺得身邊有盈充衣這麽個人也挺逗趣。但作為一個閹人,他又著實不太明白這樂趣到底在哪兒。

緊趕慢趕約莫四刻,終於到了安緣寺。安緣寺乃是京中一處大寺,香火極旺,據說拜什麽都靈。商人求財來這裏,學子科考也來這裏,家中有個婚喪嫁娶,亦或為子孫求什麽,百姓們也都愛來這裏拜一拜。

皇帝先前不曾來過此處,為勸著他來,盈充衣還很費了些口舌,將這裏說得極好極有趣。如今真進了寺門,袁江擡眼瞧瞧,盈少使倒也確是沒胡說。

安緣寺裏的確是香火極旺的,四處煙霧繚繞。與千福寺那種添加威嚴下的莊重不同,安緣寺多了許多人間煙火氣,簡單些說便是更為熱鬧。因著臨近中秋,許多人拖家帶口的來拜佛上香,大著肚子的、抱著孩子的、攙扶著老人的,什麽樣的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