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新舊更叠(第3/4頁)

話中多有幾分告誡之意。

顧清霜忙頷首,恭謹地應了聲“諾”。雖說她好奇,原本真打算旁敲側擊地探一探皇帝的心思。但眼下,不是她能忤逆懿太妃的時候。

事情一時之間也就沒什麽結果,不僅是沒結果,皇帝在後宮裏提都沒怎麽提。

又過七八日,四位新宮嬪入了宮。封的最高的仍是位宣儀,賜了祥字為封號。往下四位,依次是賢儀何氏、寶林任氏和充衣孫氏。

她們進宮的第二日,眾人仍是一並聚到了榮妃的景明殿裏,四人叩拜間,顧清霜鬼使神差地看了眼落座於三兩丈外的晴貴人。

──三載之前,晴妃高高在上;而現如今她所坐的這個位置,正是當年晴妃的地方。

倘若她是晴貴人,她就咽不下這口氣。她也盼著晴貴人別咽下這口氣,不然於她而言可不夠痛快。

她出神之間,坐於主位的榮妃和顏悅色地發了話:“都免禮吧。日後都是自家姐妹,好生相處便是。”

待得幾人各自落了座,她的目光又落在了祥宣儀面上:“聽聞你家中與從前的淩貴人家裏算是姻親。她啊……唉。”榮妃嘆息,“很是做了些糊塗事,你可不要學她。”

祥宣儀低著頭離席,深福下去:“臣妾謹遵娘娘教誨。”

顧清霜抽回神思,禁不住地打量了她兩眼。

到底只是姻親,不沾血緣,她與淩貴人的容貌無半分相似。一張瓜子臉清清秀秀,五官生得也柔和。

饒是這樣,從前險些為淩貴人陷害致死的佘寶林還是冷笑出來,垂眸輕道:“如今哪還有什麽淩貴人,冷宮裏的庶人蔣氏罷了。不過臣妾聽聞這人沒死沒瘋,宣儀娘子若與她交好,倒可去看看她。”

祥宣儀哪怕不知先前的糾葛,單聽這話也聽得出敵意,笑意略有幾分僵硬:“我與她並不相熟。”說完就落座回去,低著頭不再作聲,靦腆矜持。

顧清霜懶得理會這樣的事,片刻後從景明殿告了退,倒是柳雁說了佘寶林兩句:“蔣氏是蔣氏,祥宣儀是祥宣儀。她不曾招惹過你,你又何必惹她?”

佘寶林冷著張臉低著頭,聽她說完,不情不願地福身告了句罪。

翌日傍晚,皇帝翻了祥宣儀的牌子。往後的半個月,陸陸續續地將新晉的四人都見了一遍。但除了那四天外,余下的日子仍幾乎日日都是在懷瑾宮,一直到了端午,才又有了些不同尋常的事情。

端午這日,宮裏素來都有宮宴,多數時候都只有宮嬪們,偶爾也有外命婦進來。今年倒稀奇,三位近兩年都住在京郊別苑逍遙的長公主突發奇想回了宮來同賀,太後自然高興,除卻宮宴上為她們添了席位,宴席散後還讓她們去與皇帝一敘兄妹之情。

翌日清晨,紫宸殿便傳下消息,說皇帝新封了位盈少使。

旨意一出,闔宮嘩然。雖然先前的宮嬪也不全是大選得封的,可屈指數算,來路都簡單──要麽是像顧清霜這樣原就在宮裏,自然而然入了皇帝的眼的;要麽便是采雙那樣隨在宮嬪身邊,經宮嬪引薦侍了駕的。

這回這位盈少使,眾人卻聽聞,都不是。

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地一早就聚到了榮妃處,榮妃自然知曉她們的來意,大大方方地告訴她們說:“聽說是長公主送來的歌姬,有副好嗓子,舞也略懂一二。”

“歌姬……”席間即刻有人嗤之以鼻,“這是什麽不入流的出身,怕是比尋常宮女還不如。也配越過禦女采女,直接坐到少使的位子上說?”

婉婕妤頷了頷首:“總要顧及長公主的面子。”

她慣是擅長這也溫溫柔柔地打圓場,眼下卻有人不領情,乍聽是順著她的話說,實則卻比前頭那一句更刻薄:“也要瞧皇上喜不喜歡。這歌舞姬的一些功夫,咱這樣正經人家出來的,可是真學不會呢。”

這話才說完,有宦官疾步進了殿來,朝榮妃一揖:“榮妃娘娘,盈少使來了。”

榮妃淡泊頷首:“請進來吧。”

不多過時,便見一十六七歲的女子娉婷而至。她身姿妙麗,模樣也精巧,一張小臉兒上杏眼雪腮都盈盈含情,讓人莫名覺得透著一股子甜味兒。福身見禮間,笑容也攝人心魄:“榮妃娘娘萬福。”極輕柔的一聲問安出喉,整個殿裏都靜了一靜。

榮妃含起笑來,和和氣氣地看著她:“少使坐吧。”說著一睇身邊的宮女,那宮女便上前一一將在座宮嬪說給她聽。盈少使話不多,多數時候都只頷一頷首,禮數卻又不差,時時都是恭順的樣子。

一股古怪的只覺在顧清霜心底掀起來,讓她覺得來者不善。可實際上,盈少使也並未同她多說一句話,看她的神色也並無什麽異樣。

此後,這位盈少使便頗有幾分後來者居上的勁頭,一時間占盡寵愛。顧清霜與她沒什麽交集,一日與柳雁結伴往嵐妃宮裏去時,卻在太液池邊偶然遇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