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2頁)

“明年這個時候,朝廷打算修復唐代所建的渠堰,到時候大量土地會由旱地變成水田,重新種植稻子。你家的三十畝,剛好再範圍內。那劉裏正不知從哪兒得到的消息,透露給兒媳,孫芳這才動了心思。”季越十分氣憤,這件事不光關系葉家,如果被人查到,也是他治下不嚴。

葉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要知道現在水田可比旱地貴上許多,第一等的水田要整整三貫錢一畝!要真賣了,孫芳轉手就賺了快十倍,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弄清楚真相,葉安鄭重的朝縣令鞠了一躬,畢竟季大人不僅保住了葉家家財,還解決了他長久以來的心病。

季越連忙對方起來,期待的問道:“既然如此,郎君可願去讀國子監。”

葉安苦笑:“似乎也沒什麽理由不去了。”

一邊的葉婆欣慰的點點頭,這期間她一直沒說話,就是怕影響孫兒的決策。萬幸最後是個好結果,安兒能去國子監讀書,她也算對得起葉家祖宗了。

之後季縣令又叮囑了許多,最後離開時還討要了份葉安的墨寶,按他所想,不過是捧著對方,加大投資力度。

葉安從善如流,讓元寶從書房取來紙筆,想了想寫下兩句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原諒他的水平有限,也就能記住語文課本上這點東西。季越是東京人士,來中牟這樣窮酸地方本就心中憋著口氣,這兩句也算應景。

看著字,季縣令忍不住贊嘆:“筆畫圓秀,騰挪起伏,雖筋骨尚有欠缺,但神韻已有,果然好字,假以時日定成大器!不過這字體本官尚未見過,可是什麽小郎君自己想出來的?”

雖口中發問,但想也知道像這種成熟的字形定不是這樣的小少年發明的。葉安也實話實說:“此字名為趙體字,乃一前輩所授。”距離大書法家趙孟頫出身還有幾百年,他跟人家差得遠呢。

哦,原來是趙體……等等!趙?!季越開始頭腦風暴,險些站不住腳,死死盯著葉安,也是,這般相貌尋常人家怎麽可能生出來。他就說,官家為何對一普通人另眼相待,原來是宗室子弟!旋即心又開始火熱起來,天下人都知道,官家可還沒兒子呢!難不成……他開始重新審視葉安,越看越覺得值得投資,恨不能插上翅膀現在就去告訴本家。

葉安莫名其妙的把亢奮的縣令大人送出家,回過神開始安排自己走後的家裏事。

雖說季縣令保證過會照拂葉家,但有時候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也不能總去麻煩他。葉安先後又拜訪了新任裏正和鄧娘子,送上禮物後麻煩二人多多關注下外婆。

現在村裏都知道葉安要去京中貴族學校念書,哪裏會推辭。鄧娘子還將流鼻涕的女兒抱了出來,讓葉安看兩眼:“來,玲兒姐,還記得葉哥哥嗎,這是你未來官人。”

葉安黑線,從兜裏掏出塊飴糖塞進玲兒姐嘴裏,成功堵住了玲兒姐那聲“官人”。

“鄧娘子,不是說好以後莫要再提此事了嗎?”雖然北宋對女子束縛還不是很嚴重,但總這樣恐怕以後對玲兒姐聲譽也不好。

鄧娘子訕訕一笑,“這不是我們老太爺訂下的,家裏叫習慣了嗎,安哥兒晚上留我家吃飯啊。”

葉安哪裏還敢,慌裏慌張的匆匆告辭。

之後的一切就都好說了,季大人為表心意送來許多禮物,葉安將貴重的還了回去,只留了一個大書箱。畢竟是人家的心意,統統拒絕也不好,況且這書箱趕路也要帶著。

葉安還想把梅香元寶都留在家裏伺候外婆,但被外婆教訓了:“哥兒年紀如此小,出門在外身邊沒個人怎麽行。梅香留著,元寶你帶走。”

拗不過對方,葉安只好無奈同意,最後將之前賣配方的錢留了一半在家裏,在親朋好友的目送下,葉安離開了居住多年的家鄉。

汴梁,他終於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