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立項(第6/7頁)

但是想到這兒趙廣仁又覺得壯志滿滿,無論怎麽樣自己以後還有機會不是嗎?

秦硯很快的就讓場面冷靜下來,因為秦硯站在上方,所有人都突然發現他們取得的這一點點成就在秦硯面前根本就不值得炫耀。

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看著秦硯一臉從容的樣子,他們內心的亢奮和激動也消散了不少。

“第2個立項的電影,是王長勇編劇的劇本《生於泥濘》。”

這個結果一公布,不僅僅是趙廣仁,在場很多編劇的表情都發生了變化,因為《生於泥濘》這個作品的入選真的很讓他們意外。

《生於泥濘》這個劇本是的確很精彩,但是更加偏向文藝片。

雖然王長勇編劇是學習班的成員,但卻是少數沒有和秦硯簽約的幾位編劇之一。

因為王長勇知道自己並不是特別擅長寫商業電影,甚至一開始甚至沒有想過要參加這一次的劇本征集。

後來還是秦硯親自給王長勇打了一個電話,做了很久的工作,王長勇才決定參加。

包括趙廣仁,所有編劇在看《生於泥濘》這個作品的時候,內心都認為《生於泥濘》是個好作品,但是肯定不賺錢。

甚至能不能在內地上映,這都是一個問題,因為沒有辦法,這講的是一個殺人犯的故事。

《生於泥濘》所講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因為出生於社會的最底層,不斷想要往上爬,想要成為一個好人的故事。

故事特別的理智,一開始主人公也特別的積極向上,可一次一次被現實打壓而回來,最後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

以為劇情實在太精彩,看《生於泥濘》的時候,趙廣仁甚至通宵沒有睡覺。

他當時就在想這個劇本實在是太深刻了,尤其是像他這樣有過一定社會經驗的人,看到這些劇情,覺得整個劇本字字泣血。

這翻開劇本,滿目瘡痍啊!

秦硯曾經描繪過各中商業劇本創作之路,實在是太宏偉了。

讓趙廣仁他們看到了編劇也可以從電影票房中分紅的可能性,也讓他們看到了自己可以揚名立腕,可以成為行業之中不可或缺人物的可能性。

甚至有不少編劇為此改變了自己的風格,開始學著去迎合市場,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就真的放棄了個人藝術審美的表達。

只不過在飯都吃不起的時候,他們不可能繼續去選擇寫一部思想厚重的劇本。

當他們看到《生於泥濘》這樣一部作品的時候,能夠被拍成電影的時候。

他們內心之中都很亢奮,這證明了秦硯也很重視文藝片,等他們衣食無憂了,他們也能繼續創作文藝劇本。

秦硯在台上很真切地說道:

“《生於泥濘》這個劇本老實說,不一定能夠吸引多少觀眾,但是王長勇老師寫得實在太精彩了,我甚至都有點想要自己親自拍攝這個劇本了。”

“我們還是之後再慢慢聊吧。”

王長勇編劇年紀也不小了,他本職是一位小說家,正是因為有著其他收入,他才有心思來創作文藝劇本。

哪怕是他本人也沒有預想到自己居然能夠選上電影立項。

王長勇臉上笑呵呵地說:“

沒關系,這個劇本能夠改變成電影,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雖然編劇們都由衷的表達了自己的祝福,但現在這一次的立項名額就只有一個了。

每個人心中都特別的緊張,希望最後一個幸運兒是自己。

趙廣仁感覺到自己的手心已經開始出汗,他低頭發現和他一樣在褲腳上擦手的人可不止他一個。

他突然笑了起來,對最後的結果也釋懷。

這天底之下比你努力比你聰明的人實在太多了,學習班中比自己優秀的編劇也不在少數,

評審劇本的時候,他知道有很多作品都優秀,而且自己的劇本還特別難拍,哪怕這一次失敗他也能夠接受。

就在趙廣仁自我安慰的時候,秦硯繼續開口說道:

“其實第3部 作品我想了很久,老實說可能公布這部作品不像前面兩部作品一樣無可挑剔,在我看來還有很多可以打磨的地方,甚至排成電影之後還有可能惹來正義。”

“但它可能會和我們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密切相關,所以這部作品我有必要和大家單獨解釋一下。”

雖然秦硯實在解釋,但在場所有人已經默認接受了秦硯即將公布的答案,可見秦硯在公司的地位有多高。

秦硯在公司的地位特別超然,而且他做的每一個決定讓人信服。

當初制定評審規則的時候秦硯就說過,在劇本評審過程中,自己擁有的一票否決權以及更高的評分占比,對於這些規則沒有任何人的懷疑與反對。

這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什麽絕對的平等,每個人都期待著有這樣一個聰明的領導人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而是不面對困難、選擇的時候,再找一群人出來慢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