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立項(第5/7頁)

這些條款讓每個編劇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拼經全力創作劇本。

說實話,如果能夠賣給華硯公司,誰願意賣給其他公司呢?

雖然現在華硯公司正兒八經拍過大電影的導演,只有秦硯一個人。

但所有編劇都參與了之前兩只奧運宣傳片的拍攝。

別看宣傳片只有10來分鐘,場景拍攝地也只有幾個。但是在整個拍攝過程之中,華硯公司所搭建起來的拍攝班子,已經讓他們心動。

這還真不是這些編劇們吹噓,宣傳片的拍攝班子拉出去電影可能還不夠,但用來拍電視劇完全是綽綽有余。

他們聽到秦硯話的時候,每個人都越發的緊張。趙廣仁甚至下意識吞了一口口水。

秦硯收起了笑意,語氣也越發的嚴肅:

“公司今年的計劃是拍攝三部電影。具體的評審規則大家都知道,根據大家的評審意見以及我個人的主觀評價,最後確定了三個劇本。”

所謂的“導演項目組”,其實就是秦硯和他所簽約的幾位年輕導演。

雖然這幾位年輕的導演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獨立掌鏡,但誰都看得出秦硯對這幾個導演的培養有多上心,就像是師父在帶徒弟一樣,甚至有很多人說這幾個年輕導演才是秦硯真正的嫡系。

“這一次評審,我還是參考了導演項目組的意見。”

“結果不能保證讓所有人滿意,但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平常心態,華硯公司裏還有很多機會。接下來,我就宣布結果吧。”

秦硯說了一大通,很多規則之前都已經闡述過,趙廣仁他們早就牢牢記在心中,沒有人覺得這些規則過於繁瑣。

如果是他們年輕時候,給別人投遞劇本,知道劇本的評審環節會這麽的復雜,他們肯定會特別的頭痛。

寫個劇本還管這管那!你當我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呢?

但對於現在的他們,他們都希望劇本評審有更準確的標準,起碼這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劇本在哪一個環節被卡了下來,是題材不夠新穎,劇情張力不夠,還是拍攝條件達不到。

讓他們心裏有一個數,不至於比被別人否決了,只換來一句“你的劇本不太合適”,這中毫無價值的評價會讓他們徹底陷入迷茫之中。

秦硯也沒有再浪費時間,直接給他們說起了最後的評審結果。

“第一劇本是,李維成編劇的《新新時代》。”

雖然第一個劇本並不是自己作品的名字,但趙廣仁對於這個結果倒沒有任何的意外。

這個劇本他也看過,絕對是參評的商業片劇本之中最為精彩的那個。

編劇李維成添加了大量時下新穎搞笑的劇情,讓這個劇本絕對是老少皆宜的合家歡題材。

更重要的是雖然笑點很時髦,但特別貼近生活,把年輕人和上一輩之間的矛盾、不理解徹底的展現出來。

雖然說《新新時代》的定位是商業搞笑片,但是如果拍的好,絕對能夠讓人邊笑邊哭的電影。

屬於口碑、票房兩手抓的優秀劇本。

只要演員、拍攝不出意外,這部電影肯定不會虧錢。

甚至趙廣仁也承認,如果自己公司的決策者,肯定也會拍攝這樣一部電影。

當秦硯公布結果後,每個人都由衷地鼓掌,他們把目光投向李維成。

而李維成已經徹底愣住了,他剛剛才畢業,是編劇學習班裏最小的成員。

也正是因為他年輕的視角,才能夠深刻的發現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恐怕李維成也沒有想到過自己第一個劇本就能夠立項拍電影吧。

回過神後,李維成臉上露出了完全沒有辦法控制的傻笑。

作為一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他還是不夠圓滑。如果是一個中年編劇知道自己被選上,肯定會笑得更含蓄。

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去責怪李維成,因為他們太理解李維成的感受了。

如果一個沒有資本、沒有背景的編劇,想要賣電影劇本,不論他有多少的天賦,他也得一步一步慢慢爬。

現在的劇本是一個沒有統一評判標準的市場,編劇們也沒有辦法知道自己哪裏做的不好,像李維成這樣的年輕編劇,寫出了一個特別優秀的劇本,拿到大公司去推銷。

就算被對方看上,如果對方願意直接花錢買你的劇本,讓你當個槍手,這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趙廣仁曾經在業內多次看到過,許多年輕的編劇拿著劇本,然後就滿懷信任,把劇本交給了影視公司,但最後公司說你的劇本不符合我們的要求,退了回來。

結果一年半載之後,卻在電視機上看到了和自己劇本完全一模一樣的作品。不說有任何的相似,只能說一模一樣。

趙廣仁看著他突然覺得有一點羨慕,如果自己當年也能夠擁有這樣的機會,自己可以在編劇這條道路上少走多少彎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