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食》(第5/7頁)

所以秦硯準備像特效產業一樣,組建了一個編劇學習班。

這件事情秦硯已經籌備快一年了,而現在就是這個學習班開班的時候了。

————

趙廣仁就是業內的一個小編劇,他平時就靠選擇寫劇本過日子。

他在國內也算小有名氣了,說實話他的日子過得並不算特別的優渥。

他當年出道的時候,寫了一個很不錯的電視劇劇本,最後也成功賣給電視公司,可惜連署名權都沒有,只拿到了2萬多塊錢的酬勞。

而且充當槍手的生涯持續了好幾年,現在總算是混出了一點點的名堂,起碼能夠在演職員表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其實之前青年電影節,趙廣仁也有想過要參加。

可惜青影節並沒有單獨的編劇參賽渠道,而是通過電影參賽作品進行統一的評定。

這件事情也就成為了趙廣仁心中的遺憾。

但是誰知道前幾天的時候,前段時間他突然接到了來自於華硯公司的電話,希望邀請他參加一個編劇創作學習班。

趙廣仁當時在接到這個電話的時候,還覺得自己遭到了騙子。

華硯的學習班,自從特效學習班後打響了名號,大家都期待著再開新的學習班,可是趙廣仁在網上根本搜不到任何相關信息。

當對方讓他直接到華硯公司,並沒有收取任何中介費用,趙廣仁才迷迷糊糊地有一種預感:或許自己也能夠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

趙廣仁他發現被邀請的編劇並不是自己一個人,有接近20個人。

編劇本來就是幕後工作者,甚至很少參與電影拍攝,小編劇把劇本賣出去,就再也和自己沒有關系了。

其實編劇是比較疏遠影視圈的一個全體,絕大部分編劇都是第一次看到對方。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交際這方面還是有些本事的。大家互報姓名,說起自己自己曾經創作過什麽什麽劇本。

這可是一個難的交流機會,剛才還特別陌生的現場立刻熱絡起來。

趙廣仁才發現在場有還在學校讀書的學生,只在學校的編劇節拿過獎而已;也有像他這樣工作的幾年,剛剛事業有起色的小編劇;甚至也有曾經創作過電影劇本的知名編劇。

趙廣仁想不通秦硯突然會邀請這麽多編劇來幹什麽,就算國內邀請編劇進行創作,一般而言都是會私下發給個別的編劇,像這種邀請這麽多人來參加,這是準備幹什麽呢?

秦硯的出現徹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秦硯居然是邀請他們來創作宣傳片的劇本。

說實話,在得知了秦硯邀請他們的目的後,有一部分不怎麽高興。

因為寫劇本,其實也是一個難易差別特別大的工作,廣告或者是宣傳片的劇本,根本就不存在多大的難度。

你為了一個宣傳片的劇本居然叫這麽多業內還算是有名氣的編劇到你們公司,華硯未必也太看高自己了吧。

然而當秦硯和他們說了自己的計劃以及待遇後,所有人都感覺到驚訝,毫不猶豫參與了這一次秦硯的劇本創作。

秦硯的劇本一向都是業內另類的存在,秦硯從第一次創作劇本開始,便走上了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無論是《古宅》、《守門人》、《大笑江湖》,秦硯的劇本都和國內其他導演完全不同,特別明顯的全球化和商業化。

有的人會說,秦硯的商業劇本沒有任何的藝術價值,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無數人以此攻訐過秦硯,然而明眼人都這道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如果問國內導演,想不想要擁有秦硯的電影劇本,95%的導演答案都肯定的。

在電影行業,能夠賺錢的劇本就是好劇本。

當然秦硯所創造的劇本也不是一開始就提出要求,他這一次便完全是以以奧運會的宣傳片作為一個實驗品。

讓這些導演陪著他一起創造,而他第一個劇本,就是《劍》。

這個劇本便是以案例的方式,一邊自己進行創作,一邊指導其他編劇進行學習。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這些編劇還擔心秦硯會不會對他們提出任何強制性的要求,比如說需不需要他們簽訂保密協議,然後在他這裏學習了劇本創作之後,以後在劇本創作方面會受到影響,但是秦硯沒有任何的保留,這讓他們感覺到很驚訝。

教會徒弟,餓死師父,是任何一個行業的潛規則。

甚至在一次內部的交流會議上直接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秦硯聽到他們的話笑著說道: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你們從我這兒學到的東西能夠超過我嗎?如果可以超過的話我會特別的高興。”

秦硯,真的完全沒有任何的保留,

從大義來說,能夠讓國內的劇本創作水平變得更高,一直是秦硯一直的努力的一個目標,目前國內的創作水平按照傳統的那一套小作坊模式持續太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