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奇兵(第6/6頁)

看著現在網絡上的局勢已經基本上被控制住,秦硯擡起頭很嚴肅地對丁暢說:“該執行下一步計劃了。”

丁暢的表情越發的苦澀,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因為秦硯接下來的計劃更加的瘋狂。

如果之前輿論風暴,只是讓科幻電影制作的各種苦難展示在公眾面前,獲得公眾的理解。

那秦硯接下來要做的一件事情無疑要把華國特效公司的發展壓力扛在自己肩膀上。

很多時候,丁暢都覺得自己看不透秦硯這個室友。

明明秦硯絕大部分的時候,都很理性,是一個聰明的操盤者。但有的時候,又想是一個愚蠢至極的理想主義者。

很快整個市場就發現秦硯就在“怪味豆”上公布了一則耐人尋味的消息——招聘基層特效工作者……

因為最近的輿論反轉,華國網民們對於科幻電影特效公司的制作越發了解。

之前對於秦硯和《地球要塞》有多少詆毀,現在他們對於《地球要塞》的期待度就有多高。

這就是輿論,很多時候都是被少數人暗中引導。

也沒有必要去罵“引導輿論”。它本身就像一把劍,握在誰的手中、怎麽使用,結果完全不同。

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秦硯這一次在《地球要塞》使用的手段,會讓更多人意識到他們都是被操控的傀儡。

下一次再有人在網上攻擊某部電影、討論電影質量,網民們起碼會去思考,是不是故技重施。

人類的確很愚蠢,很有可能連續犯很多次相同的錯誤。

但是秦硯相信個人再怎麽愚蠢,社會公眾這個群體,總會學著去獨立思考問題、客觀評價電影。

而且秦硯其實還有一個誰都沒有告訴的目的。

他之所以如此賣力地宣傳特效電影有多麽的困難,電影工業水平的重要性,就是想要讓國內電影公司意識到——現在單憑國內的特效公司、電影團隊沒有辦法制作出足夠精彩的特效電影。

但是誰知道秦硯最不想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

因為網絡上對於《地球要塞》的追捧,讓好幾個影視公司都心動了。

華國現在拍的電影類型已經讓人有點審美疲勞了,尤其是武俠片,這幾年的票房越來越低迷。

電影公司也在尋求轉型,像馮小剛那樣獨特的個人風格他們學不來,現在特效電影無疑是市場給出的一個答案。

秦硯花了6,000萬美刀去拍科幻電影,那他們完全是可以拍其他類型的特效電影,如說極具有華國特色的玄幻電影。

華國觀眾難道不想擁有一個屬於華國的《指環王》、《哈利波特》嗎?

於是有好幾個公司在四月份的時候,宣布公司準備拍攝華國第一部 大型奇幻電影,投資金額也在2、3000萬美刀。

他們到底誰才是第一部 “華國玄幻”,秦硯完全不感興趣。

秦硯只知道他在裏面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電影名字,歷史不僅朝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反而越演越烈了。

秦硯低不可聞的嘆氣,結果一旁的謝北楊立刻扭過問道:

“怎麽了?”

看到謝北楊,心中陰霾消散不少。

“沒事。想今晚吃什麽呢。”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