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布局(第6/6頁)

謝北楊突然想到了,最近在網上看到的留言,他對秦硯說道:

“對了,影迷們都希望我們更新一些對於國產電影的介紹,我們要不要寫一些關於國產電影的影評?”

謝北楊已經在網上連續寫了10多篇影評了,但都是國外電影,甚至已經有人開始給謝北楊和秦硯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扒拉了一口飯,秦硯沒有任何的猶豫,顯然他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

“你還是先寫國外的影評。如果網上的呼聲實在太強了,那你就寫一些老電影。最好在80年之前的點電影,至於95年之後的電影絕對不要碰。”

秦硯不是認為國產電影不好,只不過他考慮的問題很現實。

首先是他現在需要給謝北楊和自己樹立起一個“學者型導演”和“學者型演員”的形象。

這種塑造也並不是欺騙,畢竟謝北楊和秦硯在電影上的積累,絕對是最頂尖的。

而想要進行塑造這種形象,國外電影無疑是他們的首選。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現在的華國,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國外的文化是先進、自由的,而華文化是落後、封建的。

在電影領域,每個人都在追逐著奧斯卡和三大獎項,始終認為華語電影充滿了一股粗制濫造的氣味。

這的確和電影工業發展水平有關系,但更多還是不自信罷了。

秦硯想要華語電影發展得更好,並且已經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

但他可不是楞頭青,不會直接就沖上大喊“華語電影天下第一”、“華語電影宇宙無敵”,他只能徐徐圖之。

目前正在樹立“怪味豆”高端與專業的形象,秦硯只能選擇主要宣傳外國電影。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現實的原因。

影評這件事,秦硯和謝北楊一直在努力做到客觀與專業。電影拍得好就是好、差就是差,這和導演是誰、演員是誰,沒有任何的關系。

哪怕是奧斯卡的影後、影帝拍出爛片,秦硯和謝北楊也敢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們的問題。

你罵外國人可以,但是你要罵國人,那就會犯錯。

網友們其實很期待看秦硯和謝北楊罵國產電影,但華語電影圈卻不允許。

尤其是他們兩人都才剛剛20出頭,但凡他們敢罵那些四、五十歲知名的演員、導演。

在這個特別重視輩分的圈子中,那些迂腐不知變通的電影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把秦硯和謝北楊淹死。

秦硯當然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至於那些80年前的電影,秦硯知道那些演員和導演上了年紀之後,反而對名利看得越來越開。

尤其這些年電影技術就發展這麽快,秦硯他們完全可以討論當年的電影技術、拍攝條件,這些絕對不會犯錯的命題。

這樣就不會觸及到某些不可言說而卻默默遵守的規則。

謝北楊想了想說道:“我希望如果哪天我表演得不好,我能聽見可觀的批評聲音。”

看著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謝北楊,秦硯欣慰地說道:

“我們現在不就在做這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