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布局(第5/6頁)

采訪一出便在謝北楊的粉絲群中,引起了不熱烈地討論。他們開始去搜索“怪味豆”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網站。

尤其是謝北楊的粉絲和影迷,本來就屬於電影的受眾者。

同時他們平時活躍於謝北楊的千度貼吧,也會討論一些和電影有關的事情。現在發現有這樣一個專門討論電影的平台,自然是願意去進行嘗試。

而且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偶像真的如他所說,會定期的在怪味豆上分享一些電影筆記、電影觀後感的時候,粉絲們徹底沸騰了。

這些粉絲們紛紛跑去謝北楊的影評下面留言打卡,出現了各種“到此一遊”、“觀看團”、“火鉗劉明”等網絡現象。

一個謝北楊就給怪味豆帶來了不俗的流量,讓越來越多喜歡電影的人知道“怪味豆”的存在。

能夠有閑情閑錢看電影或者說喜歡電影藝術的人,家境往往不會差。電影愛好者也是這個時代擁有個人計算機的高概率群體。

就這樣怪味豆基本上沒有用任何的強硬推廣,便逐漸在“電影門戶網站”類別中脫穎而出。

除了一開始秦硯給謝北楊布置的任務以外,謝北楊也逐漸喜歡上了這種和影迷分享自己觀影感想的方式。

現在謝北楊的粉絲群體已經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

以前有很多粉絲都是在吹捧著謝北楊的顏值、扮相,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粉絲認識到謝北楊對於電影的熱愛、對於表演的追求。

就連“謝北楊”千度貼吧之中討論演技、電影的帖子也越來越多

謝北楊的“粉絲”逐漸向著“影迷”發生著轉變。

其實這些都是秦硯給謝北楊制定的方案,他和謝北楊討論過這個問題。

他問過謝北楊到底是需要一群侍奉他為神明狂熱崇拜他的粉絲,還是一群隨時會離他而去,甚至會嫌棄他表演的影迷。

謝北楊的答案自然是後者。

謝北楊希望自己的影迷能夠可觀評價自己的演技,他也希望自己塑造的每一個形象能真正留在影迷們的心中。

有了謝北楊的答案,秦硯便為謝北楊制定的一系列方案。

聽到今晚還有工作,謝北楊並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相當高興。自己能在電影之外幫到秦硯,這讓他心滿意足。

謝北楊點了點頭,現在每天發一篇電影的分析,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同時他開口對秦硯說道:

“等會兒我也把你的影評給發上去吧,讓他們對照著看。”

謝北楊習慣從演技方面分析,而秦硯更多是從拍攝手法以及整體的敘事結構入手。兩人雖然的分析內容都很專業,但內容上還是有一定的不同。

作為一個在曝光率和受歡迎程度上,完全不輸於謝北楊的公眾人物,秦硯在宣傳“怪味豆”的時候,當然不會放過自己。

秦硯原計劃和謝北楊一樣,每天在“怪味豆”上更新一篇自己的影評。他也知道自己最近會很忙,所以他準備挑選自己以前積攢的影評發表。

但現實卻更加的殘酷,秦硯真正忙起來的時候完全是昏天暗地,一整天連手機都不看一眼,更不要說碰電腦了。

於是謝北楊便主動的接過了這個活,幫秦硯錄入和發表影評。

秦硯一開始還說道:“其實你不用這麽麻煩,我到時候找一個人幫錄入就可以了。”

在秦硯看來,謝北楊完全可以用這些時間去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然而謝北楊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用。我幫你錄入影評,其實也是一個自己學習的過程,就像是在復習老師的課堂筆記一樣。”

看著謝北楊又把自己給比喻成老師,秦硯心中隱隱約約有一些不爽,他感覺“老師”這個詞拉遠了他和謝北楊的距離。

但是秦硯還能怎麽辦呢?他也只能含著淚同意。

可惜的是秦硯沒有讀心術,否則的話他就會知道謝北楊其實對於幫助他錄入影評這件事有多麽的期待。

每一個人的文字其實都是本性的表達,尤其是脫離工作狀態、不用考慮公開發表、完全基於自我感受的影評,更像是一個自我剖析、自我理解、自我成長的總結。

謝北楊很喜歡秦硯的影評,他會看見秦硯對於敘事結構、鏡頭運用毫不留情辛辣的點評。

沒到這個時候,謝北楊仿佛就會看到皺著眉頭看電影,冷靜而又認真挑刺的秦硯。

他甚至會感覺自己很早以前就認識了秦硯,和秦硯一起成長。

有的時候謝北楊也會看見秦硯對於某些電影毫無保留的贊美,這是秦硯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流露出的一面。

這個時候謝北楊就會感覺自己好像獨享了一個不為人所知的秦硯。

但這些都是謝北楊心中小小的秘密,當然不會告訴秦硯。所以他只能夠選擇用“學習”給自己打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