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暗線(第5/6頁)

仿佛《大笑江湖》就是下裏巴人,看了《大笑江湖》也會低人一等。

為了塑造這樣的輿論環境,某些資本可是花了大力氣,他們就等著秦硯服軟,然後向秦硯的新電影注資、簽下謝北楊和奚芊芊,最好把華硯也收購了。

砸了不少的錢,《大笑江湖》的票房的確受到了影響,4000萬的投資,起碼要1.2億才能回本,秦硯不可能坐視不管。

於是秦硯便立刻聯系上了和自己關系比較好的一位教授。

同時他也找上了華影集團的有關部門,很快一篇專業性十足的文章便出現在《公民日報》上面。

“《大笑江湖》一個關於‘社會建構’故事”

這篇文章寫了很多《大笑江湖》內在的聯系,為什麽韓元彬、沈期夢、顧子維他們會對於江湖、自己的人生有著強烈的刻板映像。

原因從小到大的故事、江湖盛傳的話本、父母的諄諄教導都是這麽告訴他們的。

江湖應該是什麽樣,少俠應該做多少好事,女子應該喜歡文質彬彬的書生,正派掌門應該要德高望重……

說到這些名詞的時候,每一個看過《大笑江湖》觀眾腦海中都會出現一個鮮明的形象,一個讓他們捧腹大笑的片段,可見電影對於角色和情節的塑造有多麽成功。

但這些都是社會對於個人的定義與期許

但誰規定了年輕英俊的俠客,就一定要善於與別人打交道,一定要日復一日的鏟奸除惡。

難道他就不能是一個害羞、內向、靦腆的男孩嗎?

誰說女子最好的歸宿就是浪漫的愛情,難道不可以擁有獨立而傳奇的人生嗎?

雖然《大笑江湖》看上去,只是通過武俠作品的刻板印象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制造笑點。但它實際上卻是在表達著“普世觀念對於人們發展的限制”。

而這就是20世紀在社會學領域興起的理論——社會建構主義!

誰規定了男子一定要陽剛威猛?誰規定了女子一定要相夫教子?誰規定了老師就一定要默默奉獻?誰有固定了醫生一定要先人後已!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觀點,那麽這篇文章還遠遠不足以登上《公民日報》這種帶有官方性質的報紙,因為還有更加深刻的觀點在後面——

為什麽國際偏愛華國的武俠、農村電影,實際上就是西方文化對於華國刻板、片面的認知。

他們認為華國應該是落後的、應該是貧窮的,大量的農民在華國土地上依然吃不起飯,依然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他們同時又羨慕華國數千年未曾斷代的文化,所以他們只允許強大的俠客、優美的武俠出現在古代。

為什麽華國其他類型的電影作品在國際山沒有出路,因為到現在為止他們依然不了解真正的華國。

活寡必須要正視自己的形象問題,向西方世界展現出另外一個強大而昌盛的國家。

而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大笑江湖》也告訴我們了,那就是像韓老爺一樣,用金錢擊碎那些掌握著江湖規則的門派。

我相信華國入世之後,一定能用強大的經濟實力洗刷西方國家對於我們誤解。

這才是《大笑江湖》隱藏在一連串笑點後,想要表達傳承給我們的思想。

沒有錯,“社會刻板印象”、“社會建構主義”便是秦硯,從劇本創作之初便一直藏在整個劇本背後的暗線。

秦硯之前在創作《大笑江湖》劇本的時候,就一直在想著哪怕是商業片,也希望能夠通過它來表達一點自己內心的思考。

就像是其他的武俠片,依然在努力的表現著正義公平、拔刀相助、兼濟天下等各種觀念。

但是如何在完全反套路的喜劇電影中表現出一個深邃的主題,秦硯思考了很久所得到的結論就是刻板形象,然後再由刻板印象上升到現實社會的建構理論。

其實有很多影視作品都討論這些命題,比如1953年的《和莫妮卡在一起的夏天》可以說是開山之作,討論了女權問題。

包括2003《大魚》、2018《綠皮書》、2006《通天塔》[1]等等,有太多太多的作品都有類似的思想內核。

女性為什麽就一定要懷孕生孩子?為什麽一定要以柔為美?老年人就一定德高望重?包括為什麽白種人就一定比其他膚色的人更加高貴?

這些其實都是整個社會構建的結果,是社會形成一整套的觀念,強加於每一個個體之上。

只不過其他的文藝電影中,這些主題討論的更加深刻,而且也更加赤果果,往往會以撕開現實的方式,讓觀眾們去直面這些問題。

其實秦硯曾經也拍過類似的電影。但這一次他並沒有走老路,並沒有選擇以用說教的方式去告訴觀眾們應該怎麽認知這個世界,該如何評判每一個獨特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