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鞘劍(第2/2頁)

太子瀧聽到這話時,頓時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你該早說。”太子瀧道。

太子瀧面朝界圭,總覺得摸不清他的心思,從小時候起,他就有點怕界圭,畢竟容貌全毀之人,對一個小孩兒來說,太嚇人了。

“為什麽?”太子瀧道,“他們去了哪兒?安陽城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我只能告訴你這些。”界圭重申道。

太子瀧知道再問不出來什麽,但得到耿曙與姜恒仍然生還的消息,對他來說就夠了。

“他們還會回來麽?”太子瀧又問。

“我只能告訴你這些。”界圭重申第三次。

太子瀧只得回到榻前,坐下。

“我其實挺奇怪,”界圭說,“你為什麽從小到大,總是這麽聽話?”

太子瀧望向界圭,這話許多人說過,或者他們不明著說,心裏卻都在想。設若界圭從前這麽說,太子瀧一定會覺得他在挑撥自己與父親的關系,嘴上則淡淡一句岔開。

但現如今,不一樣了。

姜恒改變了他許多,他更敏銳地察覺到,家人之間的關系,仿佛蒙著一層陰影。父親與祖母,父親與姑母,祖母與姜恒,耿曙與父親……

界圭做了個奇怪的表情,朝太子瀧道:“你這一生裏,有沒有某一刻,想過反抗你爹?”

太子瀧沒有回答,只安靜坐著。

“啊,”界圭說,“想起來了,你確實反抗過。那天殺回落雁,就是你的反抗。其實你時時刻刻都在反抗,只是用你自己的辦法。”

“界圭,你究竟想說什麽?”太子瀧的語氣忽然帶了少許威嚴。

“你們三兄弟,”界圭說,“一個像把劍,一個像本書,一個像面盾牌,底子都是一樣的。”

界圭轉身,離開寢殿時,稍稍回頭,又道:“有時我覺得,你與姜恒之間,隔了面鏡子。”

太子瀧注視界圭身影。

“好好做你該做的事罷,”界圭為他關上門前,又行一禮,客氣道,“若有緣,你們總會見面。”

三天後,雍國王子汁淼、衛卓同日出殯,場面浩大。太子瀧沉默不語,親自為汁淼扶靈,汁琮則護送衛卓棺木,巡過雍都落雁。汁淼生前衣冠送入宗廟內安葬,衛卓則葬入大雍忠烈祠。

遷都之舉提上議程,汁琮親自選址,雍國版圖重制,北至遠山,南至嵩縣,雍已占天下十之近半,延伸過黃河,觸及安陽、洛陽,更有狹長腹地,猶如一把劍,劍刃尖端則是嵩縣。

雍國出關,天下驚惶,梁國滅國,此刻汁琮卻昭告天下,十月十五,下元節當日,將在洛陽舉行“五國聯會”,一切照舊。

盛夏時節,姜恒跟隨耿曙,轉過山巒,隱隱聽見了浪濤之聲。

“上來。”耿曙牽著兩匹馬,姜恒早已按捺不住,驚呼,越過耿曙,沖過山地,站在山腰上,狂喊了起來。

“是海!”姜恒大喊道,“是海啊!”

他這一生,終於頭一次真真切切,用自己的雙眼看見了海。大海如此宏大,一望無際,海鷗鳴叫聲陣陣,夏日的烈陽照耀在海面上,泛起金光。淺海處漁船劃過,沙灘上沙粒細軟潔白,猶如鹽粉般。

姜恒難以置信,回頭朝向耿曙,耿曙示意去就是,並始終注意著周圍的動向。

姜恒跑向海灘,險些被袍襟絆倒,當即除了外袍,脫了靴子,站在海水中,怔怔看著眼前的一幕。

“你看!”姜恒撿起貝殼,讓耿曙看。

耿曙把馬兒拴在海邊,說:“待會兒找個人家借宿,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猶記那年,朝耿曙說“我想去看海”時,七歲的姜恒以為自己一輩子也不會走出姜家的高墻。事實上這世上又有多少人,從生到死,俱不曾有機會離開家鄉?

但他這麽說了,耿曙便始終記得,十二年,他從未忘卻。

如今他們終於來到了海邊,碧浪與晴空之下,大海的彼岸,是否有著雲霧籠罩的仙山?羅宣、松華與鬼先生,想必已在海的盡頭開始了新生活罷?

耿曙曾巡視雍國國土,在最東面也曾見過狹長、破碎的海岸,那裏礁石嶙峋,海水一片漆黑,孤獨而荒涼。在見到越地盡頭、魚米之鄉的盛夏之都時,亦覺得很美。

而身穿潔白單衣、在沙灘上涉水的姜恒,仿佛已與這碧空萬頃、海天一色融為了一體。

耿曙笑了起來,那是他這一個月裏第一次笑。

他在距離姜恒不遠處坐下,將黑劍橫在膝頭,隨時注意著周圍的動向,哪怕這裏並無太多人。

姜恒看到海的那一刻,已近乎忘了所有的煩心事,不一會兒便半身濕透,他不時回頭看看耿曙,確認耿曙在沙灘上,耿曙便一手擋在眉眼前,朝姜恒笑。

與我看過的,北方的海不一樣。耿曙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