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子安(第2/3頁)

“這是我的侍衛,”姜恒朝太子安介紹道,“聶海。”

耿曙點了點頭,太子安則朝姜恒笑道:“聽說是花錢雇來的,看模樣身手不錯,雇這麽一名少俠,得花多少錢?”

耿曙淡然道:“沒多少錢,畢竟越人命賤。”

姜恒笑著說:“他向來目中無人,讓殿下見笑了。”

“無妨,”太子安有意無意,又看了眼烈光劍,笑道,“年輕又身懷絕技的人,自當盛氣。這就請罷,昨日未能一盡地主之誼,姜太史一定要給我這個機會。”

這是姜恒見過的第四名太子。

趙靈、李謐、汁瀧,如今則是熊安。

各國裏,每一個太子都有相近的氣質,即性格溫和、平易近人。這是王家的教導使然,成為未來國君,必須有寬廣的胸襟,至於每一位儲君,就又有自己的特色了。趙靈城府很深,李謐則謙虛卻有野心,汁瀧現在看來反而是最善良、最有仁德的一個。

太子安正式初見,言談中給姜恒的第一印象是“自負”,仿佛先前對姜恒毫無了解,更不知道父親為何要這麽一名質子。

“在雍國朝堂,”太子安說,“很辛苦罷?”

姜恒笑道:“還行,飲食居住,自然不比郢國奢華。”

太子安說:“來了就當告假罷,好好休息。”

四人來到馬車前,項余說:“聶小哥不嫌棄的話,與我一車?”

耿曙看了眼姜恒,示意詢問,姜恒點了點頭,不會有問題,便與太子安單獨上了車。項余則與耿曙上了後頭那輛。

太子安絕口不提長陵君,說:“姜恒,你是潯東人啊。”

姜恒坐在車內,忙道:“是,自打懂事起,就在潯東了。”

說話時,姜恒忽然想到一件事,母親是什麽時候遷往鄭國的?他是在那個大宅裏出生的嗎?

太子安想了想,似是沒話找話來說,畢竟僵著也不好,又道:“聽父王說,你去過許多國家?”

姜恒誠懇道:“除了梁,天下五國都去過了,也包括天子王都洛陽。”

這年頭,尋常人哪怕是一國公卿,離開自己國家的機會都很少,前往他國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出使;二是流亡,亂世之中,遊歷各國的機會非常非常難得。姜恒年紀輕輕,卻走遍了四國,放眼天下,有像他這般豐富人生的人,委實不多。

太子安說:“那麽你覺得,江州比起這些地方來,怎麽樣呢?”

郢王熊耒如今已不太管事,城中事宜,大多由太子安負責治理,熊耒如今控制著軍隊並對外交、戰略發表意見。除此之外,一應民生、稅務則歸於東宮。

這名太子,顯然比汁瀧要更有經驗,年紀也大了不少。

姜恒想了想,笑道:“比任何一國都要富庶。”

太子安很滿意,用打量那種化外偏僻小國之民前來朝貢的心態與眼神,審視了姜恒一番,說道:“我知道本國尚有許多不足之處。父王也讓我朝姜太史多討教,昔年天子治轄之下,乃是真正的天下之都,什麽時候,才能重現六百年前的輝煌呢?”

太子安對雍國只字不提,顯然根本不承認那是一個“國家”,拿自己的政績對比的目標,也只是洛陽。姜恒說:“是的,萬民猶如川河,奔騰不息。想要被千秋萬世稱頌,是很難的。”

太子安說:“你覺得還有什麽不足之處?”

姜恒想了想,說:“今天我從王宮前來項將軍府上,看見了一些景象,也許殿下在未來的一年半載中,想得百姓稱頌,可以從這裏下功夫?”

太子安的臉色不太好看,姜恒給他巧妙地留了個面子,說:“身為儲君,日理萬機,實在是太忙了,有時手下人的匯報會出差錯,欺上瞞下,總會有的,須得抽時間,親自去看看。”

與此同時,另一輛馬車中,項余不在姜恒面前,忽然像是變了個人似的,與耿曙一句話不說,連客套的寒暄也欠奉。

耿曙甚至沒有多打量他幾眼,知道對方把自己當作了尋常侍衛,只是抱臂背靠車窗,注視著沿途的動向,以及前面馬車。

終於,項余開了口。

“行刺你們的人,有想法了麽?”項余淡淡道。

“那不是你們的活兒?”耿曙沉聲道,“我們是在郢地被人刺殺的,能有什麽想法?”

項余說:“派人去查了,沒有查到。”

耿曙道:“那就只好算了。”

一問一答,簡單直接。

“與你們有仇的人挺多,”項余揚眉,朝耿曙道,“平時行事還是得當心點,你說是不是,聶小哥?”

耿曙冷冷答道:“是你要當心點,設若姜太史出點差錯,你猜誰會來找你的麻煩?”

項余一笑置之,自然知道耿曙所指,雍國的怒火還沒那麽快能到眼前,但郢王的瘋狂一定會先將項余給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