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平邦令(第3/3頁)

而且姜恒知道,在雍國朝中,他還有一名強有力的盟友,只是他自始至終,都幾乎不曾與這名盟友交談過。

“不可能。”汁琮在書房內踱步,自言自語道,“哪怕孤王點頭通過了這一條法令,牽連何其深廣?多的是有人反對他!他在想什麽?”

朝廷上,衛卓起初只覺得姜恒之議乃是荒天下之大唐,胳膊肘子往外拐的程度,只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但下朝後一細想,頓時滿背冷汗。

汁琮要的是什麽?他要國內為他提供最大的支持,養活足夠的軍隊,一鼓作氣,打出關去,掃平四國。屆時王室便將考慮遷都,雍人雖對這片土地有感情,卻心知肚明,遲早有一天,他們是要回到中原去的。

既然未來總要回去,那麽塞外的土地,封給三族人又有什麽問題呢?只要他們聽話,不僅不虧本,還是非常劃算的買賣。

汁琮現在明顯已回過神來了,內心深處開始動搖,這麽做的好處不用多說,士兵將更有士氣,奮勇當先為他打仗,氐人也將朝他納上更多的稅賦,事實上,從山澤叛亂那年起,氐人納的稅,就一年比一年少,其中或許有衛家截留瞞報的問題,但國庫空虛,乃是不爭的事實。

而姜恒呈上的“平邦令”初擬,詳細地論述了收復氐、林胡二族,與他們和平相處的重要性,以及礦產、山麓資源對王室的作用。

“王陛下,”衛卓嚴肅道,“此人已經控制了整個東宮,讓太子殿下對其言聽計從,這才多長時間?不能讓他再這麽下去了。”

“唔。”汁琮尚在回想,姜恒草案上所提出的,這一年可增加多少稅賦,能夠擴軍多少的問題。

“誰?”汁琮說。

“管大人求見。”外頭侍衛道。

汁琮使了個眼色,讓衛卓先行離去。管魏拄著杖,走進禦書房內,徑自到一旁坐下。

汁琮說道:“管相……”

管魏:“王陛下……”

兩人同時出聲,管魏無奈笑了起來。

汁琮面前擺放著姜恒的手書,上面洋洋灑灑,足有三千字。

管魏放下姜恒帶回落雁的地方志冊子。汁琮沉聲道:“孤王知道管相今日所思,實則是贊同姜恒的。”

管魏笑道:“王陛下,今日老臣殿上之所以不作聲,所想的,乃是另一件事。”

汁琮注視管魏雙眼,管魏揚眉,認真道:“老臣在想,百年之後,太子殿下身前,會不會有一個,像老臣一般的人?”

“汁瀧這些年中,學得很快,”汁琮答道,“現在已經有自己的主意了。”

“是,”管魏說,“他是個不服輸的孩子,自從淼王子來了落雁,便是如此。”

“孤王知道多年前,”汁琮又說,“灝地反叛一事,他是想過去調查的,曾嶸於其中亦起了不少作用,但是因為衛家牽涉其中,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汁琮回過神,說:“管相對此怎麽看?”

管魏道:“王陛下若希望偏安,將責任交給千百年後的子孫,大可將平邦令付諸一炬。若希望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入主洛陽……”

“……姜大人所述,是唯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