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雲霄笛(第2/3頁)

北地之笛名喚“雲霄”,以已故者的腿骨所制,吹起之時其聲細微,卻能直上天際。山澤起了個頭,那笛聲中帶著明顯的悲愴之意,猶如將徘徊在北方大地上的悲傷盡數宣泄而出。

太子瀧聽了個開頭,竟不知不覺,淌下淚來。

姜恒忽然懂了山澤的深意,從灝城回來的一路上,他與山澤便翻來覆去,不停地討論,究竟要如何為氐人伸張這冤屈,還原遲來的真相。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說服太子瀧,他將是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山澤準備了洋洋千言的腹稿、翔實的證據,預備在抵達落雁城的第一天便冒死陳書,不計後果。

但姜恒深思熟慮之後,阻止了他。

太子瀧是個什麽樣的人?姜恒這半年裏,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他不僅問界圭,還問耿曙。耿曙是與儲君相伴時間最長的人,但太子瀧為人如何,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他是個優秀的人,不是最優秀的,卻是有王者之仁的,他長在深宮中,被保護得很好,性格半點不隨汁琮,他善良單純,真心希望雍國變得強盛、百姓們能過上好日子。

他始終在汁琮面前努力,想證明自己。

這也是耿曙哪怕抗拒讓汁瀧取代姜恒“弟弟”的位置,卻從來沒有嫌棄過他的原因,只因汁瀧有一點與姜恒、與耿曙都大相徑庭,那就是他很努力。為了汁琮給他制定的目標而艱難地努力,哪怕許多時候他無法勝任。

就像玉璧關一戰,他太需要證明自己了,需要獲得朝臣的認同。這種努力,是耿曙從來沒有在姜恒身上看到過的。耿曙與姜恒都很豁達,做什麽事,但求無愧於心。

那麽我們也許可以換一個方式?姜恒始終認為,讓山澤陳述事實無濟於事,畢竟相信的人不用多說也會相信;不相信的人,永遠不會相信。

山澤當時便理解了姜恒的提議,並一度反省自己。說得很對,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得到太子瀧的心,或者說,如何讓他找回自己的內心。氐與衛家的爭端、土地的歸屬、叛亂等等……都不重要。

姜恒的“攻心之計”,是讓太子瀧回想起自己的初衷,繼而去直面氐人對他身為儲君的失望。正如耿曙所言,太子瀧承擔了太多人的期望,一旦氐人對他流露出“失望”,他便會重新審視自己。

看到太子瀧流淚的那一刻,姜恒便知道他們成功了。

曲聲畢,房內四人再次陷入沉默,山澤擦拭骨笛,收起。

“隨我到東宮去。”太子瀧擦去眼淚,認真地說,“山澤,是我辜負了你們的信任,當年,我試過了,但我力不從心,現在想來,我還不夠努力。如今已非昔日,再相信我一次罷……”太子瀧哽咽道:“山澤,我將守護你們,保護氐人。”

是夜,一輛馬車進了東宮。

初更時分,姜恒正在整理他的政務,耿曙則於一旁規劃變法方面的軍務細節,兩人顯然都不輕松。出外遊歷的一路上,姜恒不厭其煩地提醒耿曙,不要顧著玩,必須提前做好開戰時的功課。耿曙根本聽不進去,到得當下,才覺得千頭萬緒,一團亂麻。

“軍法整理出來後,怎麽這麽亂?”耿曙說。

“你才發現?”姜恒從一接手太子瀧手下政務開始,便叫苦不叠。

耿曙看了一眼姜恒案幾,處理文書向來是他不擅長的,法條互相抵觸,須得大刀闊斧地精簡。

“你爹說得對,”姜恒提醒道,“你得開府了。”

耿曙將是未來太子瀧繼任之後,總攬雍國軍事大權的第一任,軍隊是立國之本,光靠他自己一個,是根本處理不過來的,必須有獨立的幕僚體系。

“你跟我住麽?”耿曙倒是想,設若姜恒住在他府上,他什麽時候開府都沒有意見。

姜恒說:“當然了,否則我能去哪兒?”

“那我明天就朝父王說去。”耿曙在律令上刪刪減減,實在頭疼。

姜恒哭笑不得,說:“等玉璧關一戰結束後罷。”他猜測汁琮的本意也是如此。

這時候,太子瀧來了,看了眼雜亂的房中,朝耿曙道:“哥,晚飯怎麽不過去?”

“忙得很,”耿曙說道,“你沒事就回去,別來添亂。”

姜恒笑了起來,耿曙只是想多陪陪他,便借故忙推托了去桃花殿內的兩餐。

太子瀧在一旁坐下,剛將山澤安置好,來看看姜恒。姜恒也不開口詢問,自顧自記錄法令。

“我想了下,”太子瀧說,“著實有點困難,有好幾個辦法,需要與你商量。”

“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姜恒知道他所指,自然是如何為山澤洗脫冤屈,自然而然地問道。

姜恒已經挺喜歡太子瀧了,他與汁琮相比,還有差別很大的一點即是“謙虛”。他沒有汁琮的傲慢,也許這也正因為他身邊的人個個都比他高明,他已習慣了對旁人表達出由衷的認同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