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黃布包(第3/3頁)

姜恒答道:“說來慚愧,娘不讓我學武,也不讓我學琴,只會一點點。”

“無妨。”姬珣答道,“我忽然想聽聽琴聲,已經很久沒聽過了。殿角的箱裏有把琴,是當年仲尼送我祖父的,你且去取來。”

仲尼用過的琴!姜恒心跳頓時快了起來,四面八方的埋伏與鏖戰聲仿佛也不重要了。

他取來琴,那把琴造型十分古樸,雕著鳳飛於天的花紋,抹了下琴弦,飛灰四散。

“我……”姜恒說,“沒有琴譜,不知道王想聽什麽曲子?”

“隨意就是,”姬珣答道,“我已經有二十年沒聽過琴聲了,也沒有什麽偏愛的。天下人吃不飽、穿不暖,身為天子,自當擯樂棄舞,與萬民同哀,從來就沒有真正快活的時候。”

姜恒沉吟片刻,撥弦,彈起他唯一會的一首曲子。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姜恒略帶傷感的聲音低唱道,這一年,他不過十二歲,卻親眼見到了太多。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一聲巨響,殿門被撞開,滿身鮮血的趙竭左手提著劍,右手提著一個酒壇,跌跌撞撞地進來。姜恒嚇了一跳,正要放下琴,起身攙扶之時,姬珣卻說:“繼續奏琴,不必起來。”

姜恒怔怔看著趙竭,趙竭滿頭是血,注視姬珣,現出笑容,那是姜恒第一次看見趙竭在笑,他的笑容很英俊,他提起案幾,封死了殿門。

“山有木兮……木有枝。”姜恒低唱道。

趙竭提著壇子,走進殿內,將壇內之物傾在地上,散發出刺鼻的火油味。

姬珣只安靜地看著趙竭。

“心悅君兮……君不知。”姜恒看著趙竭的舉動,直到他繞過天子禦階前,火油一路淌下。

最後,趙竭扔了酒壇,將佩劍放在天子案前,解開鎧甲與胸膛的武服,一手摟住了姬珣。

姬珣側身,靠在了趙竭胸膛前。

“你走罷,姜恒,”姬珣說,“這些日子裏,謝謝你與你兄長,天高海闊,你們的一生,還有很長。”

姜恒站起身,看著姬珣,姬珣說:“帶著金璽走,後殿有一條小路,通往靈山腳下,去找你的哥哥,不要哭,你是大人了。”

喊殺聲越來越近,姜恒強忍淚水,點了點頭,跪地。

“王,安好。”姜恒的聲音發著抖。

“王安好則天下升平。”姬珣笑道,“去罷,升平之世,終有一天會回來。”

姜恒行禮,拭淚,轉身而去。

趙竭看著懷中的姬珣,嘴唇稍動了動。

姬珣笑了起來,輕輕唱道:“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趙竭的目光駐留於姬珣臉上,仿佛一刻也舍不得挪開。

殿門幾聲巨響,被士兵撞開,外頭傳來喊聲。

“雍軍也打進來了!王!將軍!快走……”緊接著,是一聲慘叫。

雍軍在最後一刻趕到了洛陽城外,雍、梁、鄭三國,輕而易舉便攻破了洛陽城防,展開了一場無分敵我的大混戰。

殿門敞開,箭如雨落,梁國的士兵前赴後繼地沖了進來。

趙竭懷抱天子,兩人一同望向殿外。

“山有木兮,木有枝。”姬珣帶著傷感的笑,注視這天下的子民。

趙竭手持燈台,朝地上一推,火焰熊熊而起,猶如蜿蜒的長龍,轟然爆破!

姜恒匆忙離開皇宮,背後傳來一聲巨響,火舌飛躥。洛陽的宮殿在雪花飛揚之中熊熊燃燒,殿頂,殿外,火焰四下爆射,到處都是慌亂逃跑的士兵。

姜恒怔怔站著,黑木紅漆尖碑,那天下王旗,火焰猶如形成了一道光柱,射向天空。

冬夜銀漢,層雲退去,現出北天星河的玄武七星,灼灼閃耀。

姜恒看了足足一炷香時分,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麽。

“哥?”姜恒馬上喊道,“哥!”

角落裏,一個沙啞的聲音道:“你在找誰?”

姜恒驀然轉身,離開皇宮時,自己竟尚未發現,重重殿影下,一名刺客藏身於黑暗中。

此時,那瘦長身影從黑暗裏走了出來,摘下頭頂的鬥笠,耐心地放到一旁,他的臉上五官扭曲,頭上、臉上滿是傷疤,猙獰恐怖。

“你是太史,對不對?”那刺客打量姜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