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黃布包(第2/3頁)

姜恒望向姬珣,姬珣又說:“便將它當作我一個最後的、美好的願望罷。也許千百年後,世上不一定會有這麽一個人……”

“一定會有,”姜恒點頭道,“一定有!”

姬珣望向姜恒,微微一笑,說:“若沒有,哪天你得了本事,不懼這大爭之世的驚濤駭浪時,便拿著金璽,自立為王,也是不妨。到得那時,他們發現爭得頭破血流的‘正統’,竟是落到了你的手中,那場面,一定很有趣。”

姜恒:“……”

洛陽,城樓高處:

項州、趙竭與耿曙望向遠方。

項州說:“我拿不定主意。梁軍上將軍是申涿,申涿自身武藝了得,手下死士如雲。鄭軍則是太子靈親自帶兵,太子靈……罷了,我實在沒有把握能否成事。”

趙竭做了個無意義的手勢,耿曙說:“他問你有幾分把握。”

項州沒有說話,尋常時候,刺殺一名將領已經極其困難,要非常小心,何況在戰時,雙方都嚴密守備的情況下?

“武藝再高,也是凡人,把握還是有的。”項州沉聲道,“若羅宣在,又不一樣了。”

耿曙沒有問羅宣是誰,也沒有奇怪趙竭與項州竟然認得彼此,他依舊在努力地想辦法,至少得知姜恒與姬珣在一起是最安全的。

“他們雙方會不會也想著刺殺對面將領?”耿曙提出了新的辦法,先前姜恒所言給了他啟發,“不必一舉成事,通過挑撥來讓他們退兵呢?”

趙竭搖搖頭,意思是不可行。

“他們要打過來了,”項州說,“開始動了。”

趙竭掏出一個哨子,正要運勁吹響。

“等等,”項州說,“我忽然想起一事。”

“刺殺若失敗,”項州說,“我也會千方百計,保住性命歸來,屆時逃離洛陽,成為唯一的結果,我記得進城的路上,經過了這麽一個地方……北面靈山有一個峽谷,我們能不能試試這樣?”

趙竭被這麽一提醒,瞬間也想起來了,馬上從墻上摘下來地圖,鋪在望樓的桌上。

耿曙說:“谷內道路狹長,易守難攻,確實是展開決勝的好地方。”說著,他又嘆了口氣,皺眉道:“可也有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咱們手頭的兵員實在太少了。”

趙竭沉吟片刻,再看項州,項州說:“不一定,如果刺殺能成,咱們還有勝算。”

趙竭兩手朝中間做了個“傾覆”手勢,又在地圖上劃出一條誘敵的線,耿曙仿佛看見了希望,說道:“是,可以一搏。”

項州回過神,說:“利用雪崩阻敵?但眼下火油不夠,想撼動靈山雙峽,須得……”

耿曙擡頭,望向不遠處,懸掛在城門高處的那口古鐘。

三人沉默。

“得盡快行動,”耿曙說,“我唯一擔心的只有恒兒……”

項州說:“放心,他現在很安全。”

趙竭臉色卻依舊有憂慮,耿曙在他麾下當值一年多,已約略能猜得出他想說的——趙竭仍有顧慮,卻不知他顧慮在何處。

“鄭、梁二國軍都在行動,”耿曙喃喃道,“似乎接到了什麽消息,是什麽催著他們動身?”

城外的大軍開拔了,正朝著洛陽而來,先前唯一的期望已落空,以步兵為主力,兩軍散開,包圍了城市。

項州說:“郢、代二國的軍隊興許也快到了,雍國馬上就會殺進洛陽來,這個時候,誰搶到天子,誰就能挾持他號令天下……盡快行動,咱們沒有時間了。”

耿曙注視項州,項州點了點頭,咳嗽數聲,於左腕戴上一枚精鋼護腕,轉身離開。

趙竭吹哨,集結了手頭剩余的所有兵力,預備開城門出戰,為項州吸引注意力,掩護這位刺客成功潛入後方,刺殺兩國大將。

“無論能不能成功,”耿曙跟著項州,快步走過城墻,說道,“今天你都會被記載在史冊中。項州,保重。”

項州朝耿曙一笑:“你爹才是,我不過是歲月中的一片浪花罷了。”

言畢,項州展開雙臂,猶如翺翔天地的飛鳥,從空中一躍而下,消失在了夜色裏。

四更時分。

姜恒倚在天子案前,睡意漸重,眼皮重得擡不起來,但遙遠的世界盡頭,鏖戰的聲音驚醒了他。

他驀然擡頭,喊殺聲越來越近。

破城了?!姜恒心道,怎麽這麽快?

“來人!快來人!”姜恒馬上喊道。

“不必喊,”姬珣淡淡道,“宮人都被我遣散了。”

姜恒沒有說話,慘叫聲、殺戮聲環繞著這座千年古都,身前、身後,甚至遙遠的靈山,城外郊野,金戈鐵馬一齊震蕩,不斷逼近他們。

“姜卿,你會奏琴嗎?”姬珣忽然問。

“會……會一點。”姜恒想起與耿曙一起彈過琴,答道。

姬珣說:“你爹生前是天下第一刺客,也是天下第一琴師,想必你琴藝也得了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