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有客西來(上)(第2/3頁)

浞醍言罷,徐悲俠感嘆道:“這文官狠起來,比武將可黑多了啊!”

張信苦笑了一聲,抿了一口茶水,小聲說道:“所謂:武將拔城一地血,文官殺人不用刀。說的就是這麽個理兒。”

徐悲俠思量了一陣,探身問道:“這麽說……沒得緩,沒得談了?”

張信敲了敲茶杯沿兒,皺著眉頭嘆道:“這是你死我活的事兒,人家打定了主意要弄死你,談不談的有個屁用?”

徐悲俠撓了撓頭,起身向浞醍問道:“你們那個……佛國,有多少兵馬?”

浞醍連忙答道:“我佛國乃是小城,人丁稀少,算起來……有甲士五百,騎士一千二,婦孺五萬有六……”

徐悲俠擺弄了一下手指,一臉氣餒的說道:“加一塊不到七萬人?我的個天啊,光長安城現在就一百七八十萬人,你們那個小國連個長安人口零頭都算不上啊!這仗怎麽打?”

張信手拄著桌子,揉著額頭,閉著眼說道:

“打肯定是不能硬打……對了,你們城中的情況,有沒有泄露出去?”

浞醍思量了一陣,一臉篤定的答道:“佛國乃小邦,軍備之事,乃是絕密,除我二人外,無人知曉兵馬虛實!”

“那就好……那就好……所謂虛虛實實,有虛有實就能部下疑陣……這事兒……容我三思……”

月上中天,張信這一思就思了一宿。

次日清晨,旭日東升,張信一臉蠟黃,滿眼血絲的推開了房門,叫醒了拄在門外桌子上熟睡的徐悲俠,啞著嗓子說道:

“我明日隨他們二位西去佛國,你立刻動身,北上長安……”

“北上長安做什麽?”

“半月前,皇帝張榜,搞了一個大唐英雄會,號召各路好手上京師比鬥,勝者不但封侯,還能奪一個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我要你盡展武藝,敗盡江湖各路高手……但卻不能贏過朝廷裏的任何將官!而且要輸的有技巧,要把敗陣的原因歸結在馬上!”

“這是為何?”徐悲俠不解的問道。

“上英雄會拼鬥,是為了搏個理由,接近皇帝派出的那個前往佛國的使節,不能贏過朝廷裏的將官,是為了保全皇帝的面子,不引起皇帝的戒心……來……附耳過來!”

徐悲俠附耳過去,記下了張信的囑托,點頭答應,收拾行裝,直奔長安。

徐悲俠到了長安,投了名帖,直奔擂台,在擂台上守擂十五天,敗盡天下英雄,秦叔寶不忿,下場比武較技,徐悲俠牢記張信囑托,不敢贏過朝廷將官,故意賣了許多破綻,拖延時間,導致胯下戰馬體力不支,將自己掀翻在地,從而敗下陣來。

就這樣,徐悲俠敗盡了綠林好手,卻輸給了朝廷大將,坐鎮英雄會的太宗皇帝面子上得了彩,裏子上又網羅到了人才,當下大喜,給徐悲俠封了個舍身侯的爵位。

徐悲俠牢記張信的囑托,對舍身侯的爵位和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拒不接受,苦求皇帝待自己尋得良駒後再與秦叔寶比試一陣。而此時,計劃派去佛國的使者,朝廷已經選定,就缺一個隨行護衛的武將。畢竟秦叔寶這樣的名將都各有重任在身,或是駐守一方,或是統領軍馬,一個蘿蔔一個坑,如今突厥虎視眈眈,中原隋朝的舊臣蠢蠢欲動,這些個大將一旦亂動,早晚出亂子,唐太宗實在沒有閑人專門派去西域搶馬。此時,朝廷各鎮的兵馬都有鎮守的區域,遠距離調動一支軍隊趕赴萬裏之外的西域搶馬,既不現實,也合不上成本,更可能存在潛在的威脅,所以太宗唯一的選擇,就是就近調動玉門關的守軍,這玉門關守將叔孫邕的手下能在不耽誤守城的情況下,調動出關的兵馬只有三千,可佛國城內究竟是個什麽情況,唐太宗可是一概不知啊,唐太宗不同於一般的書生皇帝,這位老兄戎馬半生,那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龍椅!戰陣相對,知己知彼,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常識,唐太宗肯定是懂的。於是……唐太宗打算,先派使者上門,以兩國交訪的禮數進城,探聽一下虛實。對城內有個大概的了解,再安排進攻的計劃,派個武將去,肯定是不行的,容易引起對方的戒心,特別是李靖、秦叔寶、尉遲敬德這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滿天下的大將,萬一驚到了對方,起了歹意,這幫人裏誰有個三長兩短,唐太宗哪受得了這個刺激,所以只能安排個名不見經傳的文官去,可是這西出玉門關,縱深穿越大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萬一遇到點什麽事兒,半路死球了,這不得耽誤事兒嗎,所以,唐太宗需要一個武功高強、但籍籍無名、最好是和朝廷軍方沒啥瓜葛的人的人護送這個文官使者前往佛國打探。此刻見了徐悲俠,唐太宗心裏一喜,暗道:“此人莫不是老天助我成功勞!”於是,唐太宗當晚就招來了王神策,向徐悲俠介紹了這位文官使者,並且讓徐悲俠護送王神策前往佛國。徐悲俠聞聽王神策將要前往牧養傳說中的天馬——汗血寶馬的西域之國佛國的時候,自然興奮莫名,一口答應。唐太宗只當是徐悲俠求馬若狂,習武成癡,糾結於與秦叔寶的比武,故而,對徐悲俠並沒有起什麽疑心,就這樣,王神策和徐悲俠這對兒探聽情報二人組正式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