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闖董妃墳(下)(第5/7頁)

過去的人講禮數,見面問候寒暄全這麽說,除非是在茅廁,否則不分時間場合都問“您吃了嗎”。皆因民以食為天,問這句等同於問好,又比問好顯得近乎,回答的一般會說“我吃完了”或“我剛吃過”,再反問一句“您吃了嗎”。那位說“我也剛吃完,那個什麽……”這一來一往搭上話頭,就能往下聊別的了。崔老道嘴饞臉皮厚,打從他一進屋,倆眼就沒離開那盤韭黃炒雞蛋,也不說吃了也不說沒吃,嘿嘿一笑:“你們吃你們的,我不忙。”

曹氏兄弟一聽這個氣啊!心說:什麽叫“不忙”啊?我們哥兒倆難得開開葷、換換口兒,剛做得了還沒動筷子,你崔老道就來了,也太會挑時候了。曹虎覺得磨不開面子,已經把話說到這兒了,只能打碎了門牙往肚裏咽,讓崔老道坐下一同吃喝。曹豹可是真心疼,還想拿話把崔老道擋回去:“崔道爺,您怎麽也不提前打個招呼呢?我們哥兒倆沒預備素齋素酒,韭黃炒雞蛋雖然沒肉,卻是小五葷,出家人不能吃啊!不行您來張大餅湊合一口?哎喲……這餅裏還放了大油,您看這怎麽話兒說的!”

崔老道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酒菜,對曹豹說:“曹二弟,這就是你不懂了,五葷三厭為出家人所戒,我一個走江湖的火居道,可沒那麽多規矩。咱妻兒老小全有,酒也喝得,肉也吃得,何曾論過葷素?”

曹虎、曹豹讓崔老道說得啞口無言,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只得讓崔道爺上炕一同吃飯。崔老道也不客氣,撩道袍在炕桌前坐下,一瞧桌上這個陣勢,就知道該怎麽吃了,抄起一張大餅,拼命往上邊放韭黃炒雞蛋,放到擱不下了,這才卷起來吃。再看這一碟子韭黃炒雞蛋,已然少了一多半。曹虎、曹豹直嘬牙花子,要多心疼有多心疼。

崔老道邊吃邊對曹氏兄弟說道:“貧道今日登門,可不白吃你們的飯,給你們哥兒倆帶了一條財路。”您說崔老道這張嘴多厲害,分明是他求別人辦事,如此一說倒成了別人求他。曹家兄弟不知崔老道言下之意,便問:“我們倆打獵的能有什麽財路?”崔老道這才告訴曹虎、曹豹,想逮那只大黃狼,餌食和木杆子都替他們準備好了。

曹家哥兒倆一聽連連搖頭,知道崔老道犯不上為了打普通的狐狸、黃狼登門懇求,打的一定是有道行的東西,否則不會求到咱哥兒倆頭上。“幹這個勾當太損陰德,因此我們早不幹這一行了,您還是想別的轍吧!”

崔老道跟曹虎、曹豹說:“二位,我也不跟你們來虛的,外場人說外場話,咱就打個比方說,比如讓你們兩位出手逮住墳裏這只大黃狼,老道我得掏多少錢?”

曹虎和曹豹的本事挺厲害,卻是鄉下的獵戶,只不過勉強糊口度日而已,否則也不至於為了一盤韭黃炒雞蛋心疼半天。一聽崔老道這口風少給不了錢,心裏就琢磨了,按眼下的行市,這季節皮毛平平,不是最好的時候,這麽大一只黃狼逮到活的,最多值兩塊銀元,可也不能往少了說,得讓對方知難而退,看崔老道這意思挺著急,非得逮住這只大黃狼不可,咱倆就敞開了要吧!出得起錢咱就幹,還得說是先給錢,出不起錢光在這兒“唾沫粘家雀”,那就讓他從哪兒來上哪兒去。就著心疼韭黃炒雞蛋的勁兒,開口只往多了說,頗有漫天要價、趁火打劫的架勢,告訴崔老道想拿這只黃狼,少說也要十塊銀元。在當時來說,十塊銀元可不少了,買兩頭牛都有富余,何況只是打一只黃狼?

崔老道心知有錢能使鬼推磨,錢給足了沒有幹不了的事,說什麽也不如直接掏錢好使,當即打懷中摸出在董妃墳掏來的一根蒜條金,“當啷”一聲就扔在桌上。書中暗表,崔老道拿這根金條出來也是動了心思的,董妃墳裏那麽多珍寶可都不能露,讓人看見了就得惹禍,金條雖然值錢,卻不足為奇,不會讓人想到偷墳盜墓的勾當。他把金條往桌上一放,擺到曹虎、曹豹兄弟面前:“二位,老道身上只有這根條子了,能不能幫我這個忙?”

天底下只有談不攏的價錢,沒有做不成的買賣,主要是看你能出多少錢,什麽損陰德遭報應,真有也都是後話了,可沒有眼前明晃晃的金子來得實在。有了錢不怕沒人給你賣命,這一根金條能換多少銀元?曹家哥兒倆這輩子就沒見過金子,一看崔老道把金條都拿出來了,簡直太敞亮了,這還有什麽可說的?咱也不能兩個大子兒的水蘿蔔還非得拿人家一把,不就逮只黃狼嗎?這錢掙得可太容易了。兄弟倆怕崔老道反悔,急忙把金條揣起來,匆匆忙忙吃罷了酒飯,收拾家夥直奔小南河的墳地。

這片墳地著實不小,大大小小的墳頭一個挨一個,什麽樣的都有。崔老道左轉右轉找到一處墳窟窿,回頭對曹虎、曹豹哥兒倆說:“接下來全看你們二位的本事了,咱可有言在先,我要拿活的,打死了可不行,那就沒用了。”曹家兄弟心說:這還不簡單,我們逮過的狐狸、黃狼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幾時失過手?讓崔老道把心放肚子裏:“我們哥兒倆幹這個手到擒來,您了瞧好吧!”說罷二人一齊動手,將三十六根木頭杆子插到周圍布好了陣,扔下倆炸糕,同崔老道躲在一旁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