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十五年前的案子有了解答,幹屍案也逐漸解開表面上覆蓋的那層神秘面紗,露出它的本來面目。

在最初的犯罪心裏素描中,簡凝曾經提到兇手具有OCD傾向,和一般的情殺仇殺不同,這種兇手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極大可能會再次犯案。

這種兇手在犯案時還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是從一次次的犯案中,犯罪手法升級,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兇殘;第二就是犯罪的周期的縮短。

從張鈺童這個單一性個體來看,兇手沒有留下與自身有關的任何線索,就說明他的犯案已經到了後期。雖然在海港市沒有找到相關的案件,但是現在看來兇手極有可能不是海港市人,那麽在目前發現的三名嫌疑人中,一定有一個人的閱歷上出現類似的人命案。

易子陽和任翊飛調閱了K市近五年來未審結或者審結結果存疑的謀殺案卷宗,逐一研究起來。

易子陽揉了揉發酸發脹的雙眼,只覺得頭暈眼花,眼前全是星星。轉頭望去,卻看到本以為早就沉不住氣的任翊飛,反而低著頭讀的專心致志,絲毫不覺得辛苦。

“子陽哥,你看這個。”任翊飛似乎發現了什麽,把椅子轉到他旁邊,說道:“死者是個大學生。”

子陽看著手裏的卷宗,慢慢地皺起眉:“屍體被發現時被……潑了硫酸?”

“嗯。因為被潑了硫酸,所以屍體上外傷致死的痕跡就被消滅了。但是死因的確是被人毆打致死。”

“警方的調查記錄顯示死者是校內鬥毆致死的激情殺人。可是殺了人之後還潑了對方硫酸,這就不是正常沖突能解釋的了。”

“警方經過調查之後認定兇手是其同班同學,但是在訴訟過程中,被辯護律師以‘不能確定死者是否為暴力傷害致死’以及‘參與鬥毆人數眾多、無法判定致命人’為緣由,最後只判了對方聚眾鬥毆罪。而其中一個參與鬥毆的學生,承認了侮辱屍體的罪名。”任翊飛說道,“你猜,參與鬥毆的人裏面有誰?”

子陽挑眉看著他:“五年前還在上大學的,姓袁那家夥?”

任翊飛點了點頭。

易子陽接著說道:“如果真的是他殺了人還破壞了屍體,那麽這幾年他不可能閑著。查一下他這幾年的生活軌跡就知道了。”

易子陽打電話給任宸羽,告訴他這邊的發現。任宸羽沉思了一下,讓他們帶著相關資料先回來。

一個幹屍案,竟然牽涉了三個案子,繞了這麽大圈子,兇手居然是三個完全沒有關系的人,的確讓他們始料未及。

在公安局的內網輸入了“袁賡霖”這個人名,沒想到竟然真的被他查出一些東西來。

這家夥的交際圈非常的亂,和他同一個大學的同學曾經在微博上的某個吐槽君那裏匿名寫道:

『在我們學校裏面的‘某富二代’是個bisexual,還是個純1。家裏是XX市的首富,所以在學校裏面胡作非為。』

這篇吐槽貼還列舉了某同學親眼所見的“廁所事件”,大意就是某富二代曾經在廁所裏面強迫和同校一個男生發生性行為,他的那些狐朋狗友還拍下了照片,逼的同校男生跳樓自殺了。

雖然吐槽沒有指名道姓這個人是誰,但是當時學校裏面的學生都心裏有數。

這篇吐槽貼出來沒多久就被PO主刪除,但是在校園網早就被瘋狂轉載議論過了,在學校裏面不是什麽秘密。

吐槽貼中提到的“某富二代”,大家紛紛猜測就是袁某。

而鬥毆致死的死者,被證實就是這篇吐槽貼的原作者。

這樣的閱歷,不禁讓身為警校教官的任宸羽瞠目結舌,頻頻搖頭。

第二天上午,易子陽和任翊飛兩個人從K市回來,下午的時候,任家兄弟也趕了回來。雖然四個人都多多少少面有倦色,可已經觸碰到真相的邊緣,還是讓他們異常興奮。

“兩年前在四區,一個酒店小姐被發現死在酒店後巷,死因是窒息。雖然有證人說最後見她的時候是和袁某在一起,但是現場沒有找到兇器,也沒有目擊證人看到袁某殺人。最重要的是,當時警方遺失了案件的所有證據,證據不足,也就無法給袁某定罪。”

“還有十五個月以前,‘耀世傳媒’的一個嫩模被發現死在家裏的浴室,死亡原因是被人割斷了頸動脈。現場的兇器是一片刮胡刀片,但是刀片上並沒有袁某的指紋。而現場只發現了一個人生活的痕跡,沒有找到多余線索,只知道她在那段時間是袁某的女朋友。最重要的是袁某有一堆證人證明他在案發時跟朋友喝酒。”

“九個月前,S市的一間廢舊工廠發現了一具男屍,死亡原因是中毒。跟張鈺童一樣被兇手抹去了一切屍體證據,至今還未查明死者身份。這個倒是和袁某沒關系,可手法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