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2/2頁)

後來終於得知鳳凰膽藏於西夏黑水城通天大佛寺之中,但黑水城古跡早被黃沙掩埋,沙草茫茫沒有標記,難以尋找離城不遠的寺院蹤跡,又值大軍南征,要平定洞夷之亂,此事才不了了之。

其後的山墻壁畫脫落破碎,都已不可辨認了。鷓鴣哨二目幾欲噴出血來,恨不得肋生雙翅,立即飛到西夏黑水城,去挖出那座埋在沙漠裏的古刹。想來信奉唯一全知全能真神的紮格拉瑪祖先顯靈了,這千年之中斷斷續續的線索,終是在自己眼前有了眉目。

又嘆惜自己的師弟師妹臨死都不知道這個消息,自己在瓶山隨同卸嶺盜魁陳瞎子盜墓,出生入死幾個來回,數不清在鬼門關裏進進出出多少遭了,做的都是刀尖上的勾當,險些連身家性命都搭在此地,但在古墓中能得到這條線索,也真不枉了經受這些艱險危難。

鷓鴣哨心中思潮翻滾,一時慶幸、一時狂喜、一時傷感、一時失落,全然忘記了身在何方,更擔心那西夏黑水城之事是真是假。

紅姑娘正要穿過墓室下到洞底,卻見鷓鴣哨如失心了一般、身體懸在半空,盯著山墻一動不動,不免吃了一驚,急忙搖他手臂。

鷓鴣哨被她輕輕一推,這才回過神來,他雖是心緒如潮,久久難以平息,卻已打定了主意,眼下在瓶山盜墓之事,必先做個了斷,成全了同卸嶺群盜盟約一場的義氣,隨後便要單槍匹馬去沙漠裏走上一趟,不挖出黑水城通天大佛寺就絕不甘休。

紅姑娘奇道:“你剛才咬牙切齒的滿臉殺氣,為何要對著壁畫發狠?”

鷓鴣哨知道紅姑娘要她知道真相,必定不顧安危要隨自己同去黑水城。他習慣獨來獨往,當今世上有幾人的身手膽識能與鷓鴣哨相提並論?雖然是旁人好心相助,卻凈是憑空增添累贅,只好瞞著紅姑娘不提此事,只是說:“先前在丹井裏死中求活。不幹不凈地吞了六翅蜈蚣的內丹,剛剛覺得頭疼恍惚,想是丹中藥力未散,現下已不打緊了,那苗子生死未蔔,你我快去尋他才是。”

紅姑娘道:“正該如此,我看那向導苗子雖然膽小,卻也是精乖伶俐之輩,不像是橫死暴亡的命蹙之人,此刻或許還能有救。”說話聲中,她已搶先穿過墓室後壁的破墻,輕捷地攀向洞底。

鷓鴣哨見她性子好急,唯恐她在前邊有個閃失,急忙隨後跟上。最底層的墓墻下方,是縱橫交錯的樹根古木,堆積著許多原始森林中都已罕見的粗大木料,木料有橫有豎,每一方都有許多人然的樹窟,直徑有菜籃子大小,深可數尺,剛好可容納一具屍體。

鷓鴣哨這種盜墓行家看來,這古夷祖洞,是名副其實的“匣子墳”,一墓多屍,沒有棺槨只有墓洞,每具屍體相對隔絕,墓洞密密層層,像是中藥鋪裏藥匣排列的櫃子。

古時夷人居於洞中,所以又稱洞民,其中雖也尊卑有序,上有洞主,下有洞奴,但生活條件原始簡陋,共墓葬形式多用“匣子墳”集中安葬。屍體會佩戴一此生前常用的飾物,不設金玉之器,向來沒有厚葬之俗,長江流域的崖洞之墓,實際上也是與之類似。

直到後來有朝廷官府設立的土司,才逐漸有了棺槨厚葬之風,所以盜墓行裏有這麽句話“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因為匣子墳皆是洞夷成骨之所,沒有搬山卸嶺要找的東西,即便見了也不會動手發掘。

鷓鴣哨同紅姑娘到得洞內,提燈舉槍四下裏一張,滿眼皆是蟲窟般的墓洞,裏面的屍骸枯骨尚存,蛛網地菇遍布其中,陰郁的惡臭令人欲嘔。落進來的樹木土石堆積如山,看不到紫金槨和苗子落在了哪裏,那哀嗥不絕的蒼猿也沒了動靜。

正要張口喊他名字,突然聽到洞穴角落裏有人低聲呻吟,呼喊聲極是微弱。鷓鴣哨舉燈照向那個角落,隱隱見似有個人影,但從體形和聲音來看,又不是向導苗子。

紅姑娘當此不禁有些憷頭,手中扣了三柄飛刀,壯著膽子問了一句:“誰在那邊?”然而那邊的人影佝僂著身子依在墻邊,全身瑟瑟發抖,卻始終不肯作答。

鷓鴣哨膽色過人,偏不信邪,拎槍走上幾步,舉燈一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見一個幹瘦的老頭蹲在一排墓洞前邊,滿臉訝異地看著走過來的鷓鴣哨和紅姑娘。那老者滿頭白發,兩腮都癟了,賊眼轉動,直如蒼猿老猴一般,看那神態,又哪裏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