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鬥宮(第3/3頁)

群盜各自拽出槍械,見有沒死絕的蜈蚣就補上一槍,或是用鏟撬砸它個稀扁。雜亂的腳步和槍聲響徹山腹,蜂擁著一路進殿,瓶山中的丹宮是方士給歷代皇帝燒丹煉藥的所在,一座座殿閣依著傾斜的山勢,也是緩緩升高,有些地方是洞中有殿,殿中有洞,利用天然的地形地勢,營造得極是巧妙。

陳瞎子和鷓鴣哨等人提著刀槍,進了最外邊這道大殿,只見裏面也吊著八寶琉璃盞,還燃著的約有一半,火把燈盞照耀之下,殿中光影一派恍惚。這殿內只有一根朱漆抱柱,上面橫托十八道梁椽支撐,是古代宮殿建築中罕見的一柱十八梁,丹宮裏的主殿,則應該是有柱無梁,取仙法“無量”之意。

一柱十八梁的前殿裏,壁上多有神仙彩繪,鑲嵌著好多點綴用的珠寶玉石,被火光輝映,顯得溢彩流光,看得群盜眼都直了。陳瞎子說:“如今天下大亂,世上哪有什麽正經營生?為了分贓聚義,百事可為,這就叫,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正是咱們常勝山該著興旺發跡的時候。吾輩幹的就是發掘古墓明器的勾當,既到了此間,更不必有所顧忌,看著值錢的都挖回去,半點也別留下。”

卸嶺盜眾可不像摸金校尉般在一座墓裏只取一兩樣東西,還處處講究個進退之道,常勝山有十幾萬弟兄,明器拿少了還不夠給眾人塞牙縫的。既然舵把子發了話,底下這些群盜還有什麽可不好意思的,當即分出人手,拿鏟子去摳刮墻上的珠玉。

其實這座殿中真正值錢的寶貨,當初就已被元兵洗劫一空了,剩下的這些在當時看來都不算什麽,可時光推移,到了民國年間,幾百年前的這些古物也都是寶貝了,包括那些焚香的鶴形銅爐,以及殿中柱上嵌著的鎦金裝飾,凡是能拆能卸的,全都被群盜敲下來取走。那些八寶琉璃盞則先留下照明,要等撤出去的時候再取。

盜眾裏有若幹頭目,都是盜魁的心腹,也是倒鬥的老手,由他們分頭指揮手下兄弟搬取金珠之物,雖雜不亂,倒是井然有序。

而陳瞎子和鷓鴣哨這兩位大當家的,自然不能被區區一座前殿裏的東西吸引住,他們沒怎麽停留,便又帶著大隊人馬,呼嘯聲中穿殿而過,直奔後面那片殿堂。一路走去,遍地都是死蜈蚣,即便已經死了,但數量之多恐怕都過萬了,看得眾人心頭好生發毛。

但人多勢眾格外壯膽,蜂擁而上。穿過數進殿堂之後,就已是在最高處的無量殿了。那殿正處在一處巖洞之中,殿前是個寬闊的平台,周圍有鏤空的漢白玉欄杆,後面就是山體內的暗青色巖石,將無量宮主殿之後的後殿封死,以宮殿結構推想,那後殿就是陳瞎子初探瓶山時從山縫裏下去的位置。

這些殿中都沒見到有墓主棺槨,料來必定是在面前這丹宮無量殿之中了。群盜想起湘西屍王的傳言,心中難免栗然,便把腳步都放慢了,緩緩簇擁著陳瞎子和鷓鴣哨走上殿前的平台。

只見平台上有數百只全身鮮血淋淋的大公雞,正在圍鬥殘存的百十來條蜈蚣。旁邊剛好有座拱橋,橋下是深不見底的水潭。以前應該有噴泉湧出,從高處經過一處處亭廊流到山外,使丹宮裏增添了山水林泉的意境,可如今泉水早就幹涸了,只剩個空潭黑洞洞地陷在殿前的山坡上。

群盜正待上前,去結果了剩下來的大小蜈蚣,鷓鴣哨卻猛然察覺不對,忙於袖中一占,知有殺機在前,擡眼正看見有幾名盜夥走上橋頭,趕緊叫道:“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