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3/5頁)

開始的部分,都是關於“獻王墓”的建造經過,據畫中所繪的是獻王如何在遮龍山剿殺邪神,降伏當地夷人,畫中邪神身著竹葉般的服飾,面貌猙獰兇惡,遍體生有黑毛,躲在一個很深的山洞裏,大概就是我們見到的那些“山神”骨骸了。

被獻王開竅成妖邪的山神,有幾件神器,其一是個玉胎,如同我們推測的那樣,玉胎象征著一種古代生殖崇拜,據說每月逢月圓之時,當地夷人都要貢奉給山神一名女子。

胖子看到此處說:“月亮圓的時候,確實是林中猴子們的發情期,它們不要母猴,卻專要女人,我看這也是叫當地人慣的,原來咱們還錯怪獻王了,看來他也是一心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位好領導啊。”

我罵道:“放你娘的狗臭屁,你的原則和立場還要不要了?我發現你現在有點人妖不分了,你這種傾向是很危險的呀,你好好想想,他是幹掉了兩只一個月吃一個女人的山魈,但他把兩萬多夷女都做成了蟲子它媽的事怎麽不畫?”

Shirley 楊說道:“山神的骨骸,加上蟾宮、玉胎等神器,都被封入了遮龍山的毒龍體內,這毒龍肯定就是那只大蟲子了,畫中的內容和咱們推測的幾乎相同,後邊就是些改換風水格局的內容了,這也沒什麽,最奇特的就是這裏,描繪的是獻王占蔔天乩,還有他所見到一些異象的內容,他癡迷長生之道,恐怕其根源就在這裏了。”

我見墓室中並沒有顯眼的棺槨,雖然真屍與影骨的位置理應重疊,但這最後的墓室地形奇特,極難判斷準確位置,如果獻王的棺槨藏在某處,倒也不易發現,只好奈著性子,仔細尋找線索,這時聽到Shirley 楊的話,舉目望向那“天乩圖”,頓時一怔,忍不住奇道:“這不就是西藏密宗的觀湖景?”

相傳昔日秦始皇出巡,曾於海邊見到海中出現仙山,仙人手持長生朱丹,故此才對神仙不死之說深信不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三神山上的長生不老藥。

我想這件事在歷史上多半是真實存在的,我自幼在福建沿海長大,聽海邊老漁民講,在海上有三大奇景,謂之海滋、海市、平流霧。

其中“海市”又名“蜃氣”,最為奇幻奧妙,在浩渺的海面上空憑空浮現出城市、高山、人物等奇觀,但是這些沒有任何人能找到與“海市”奇景相對應的地點,當年始皇帝大概就是看到了三神山的“海蟞”,否則以他的見識怎麽會輕易聽信幾個術士的言語?

另外在西藏也有種充滿神秘色彩的秘密活動,每當活佛圓寂,喇嘛中的首腦人物都會到神山聖湖邊“觀湖景”,那“湖景”也是一種類似於“海螫”的奇觀,從中得到啟示,尋找活佛的轉世靈童。

我們此刻所見到的獻王占蔔天乩圖,幾乎就是一副密宗“觀湖景”的場面,只不過地點變做了蟲谷的深潭,潭上霓虹籠罩,浮現出無窮異象。

不過獻王看到並非仙山,而是一座城堡,建在一座高山絕頂,山下白雲環繞,正中的宮殿裏,供奉著一只巨大眼球形的圖騰,四周侍奉著一些服飾奇異的人物。

這大概就是獻王眼中的仙境了,他希望自己死後能去到這座真正的天宮裏,Shirley 楊自言自語道:“這城市……不是精絕國,但這又是什麽地方?”

我對Shirley 楊說道:“這裏可能是西藏禁地,我雖未見過這座神宮,但我曾經在康巴青普見過穿這種奇特服裝的古屍,自從在淩雲宮看了那些銅人銅獸,我就覺得好像在哪見過,當時覺得像又不像,所以沒往那方面多想,因為古屍和銅人畢竟是有好大區別的,現在看這壁畫,絕對是在藏地,不過此事說來話長,咱們先找雮塵珠。詳細的經過,等回去之後我再講給你們聽。”

也許正是因為獻王在類似“觀景湖”中的異象中,見到了這巨眼的圖騰,所以才會相信那形如眼球的“鳳凰膽”是成仙不死之道必須的祭品。

不過到了這一步,我心裏也已經沒底了,還不知道能否在獻王墓中尋到“雮塵珠”,就已隱隱感覺不妙,說不定不久之後,還要再去趟西藏。

當年始皇帝大概就是看到了三神山的“海螫”。

三人便又向前走了幾步,步換景移,墻壁上依然描繪著“譚景”的場面,不過這就與淩雲宮正殿中的壁畫相似了,表現的是獻王乘龍升天,只不過構圖簡單了許多,圖中多了三個接引童子,看到這裏我立刻出了一身冷汗,這圖中的三個童子或是使者都長跪不起,趴伏在地上,背後露出的脖頸上,各有一個眼球形的標記。

這絕不是巧合,我們幾乎同時伸手雲摸自己的後頸,心中暗道不妙,八成真被胖子的烏鴉嘴說中了,那三盞接引童子“長生燭”是代表了我們這三名摸金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