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09號墳墓 一

俗家說陰歷七月十五是鬼節,道家稱中元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會”,世間並沒有盂蘭盆這麽個盆,這個詞來源於佛教,㈤⑨⒉按照梵文發音讀出來是盂蘭盆,本意為救倒懸,解救地獄中餓鬼們的倒懸之苦,農歷七月十五這一天,信徒開道場、放河燈,供奉十方僧眾。

到了近代,鬼節主要保留下來的內容有燒紙及放河燈,燒紙是給自家先人燒,同時備一些紙錢燒給孤魂野鬼,放河燈則是以解救那些孤魂野鬼為主,是件能積陰德的善舉,折紙做成荷花燈,底部塗蠟防水,上面托著蠟燭,到得農歷七月十五夜裏,點燃蠟燭,讓河燈順水漂流,相傳一切亡魂,皆可隨河燈超度,脫離無邊苦海,不過自己做的河燈沒有用,要賣寺廟裏和尚們做的,善男信女掏錢買河燈,也不能說買,必須說成捐助,不乏財主直接給寺院裏一筆錢,換成紙燈若幹,到時由僧人替他放河燈,有錢的多捐,沒錢的少捐,反正是一盞河燈超度一個餓鬼,不論燈多燈少,同樣是行善之舉,故此民間有“富人萬燈、窮人一燈”之說,以前每逢鬼節,城中有水的去處燈光點點,望去好似萬點繁星,請來僧尼道士誦經念咒,扔饅頭放焰口,又搭施孤台,掛招魂幡,開水陸全堂的法會,好不熱鬧,沒水的地方只放焰口燒紙錢,不出去燒紙放河燈的人們大多早早回家,天剛黑就關門,不再出屋,畢竟陰歷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普通人家,沒有十分要緊的事情,誰也不敢黑天半夜出去。

以往每年陰歷七月十五,巡河隊要到各個橋下燒紙,一九四九年之後移風易俗,燒紙放河等被視為封建迷信的舊傳統,一度禁絕,一九五四年春節甚至不讓放鞭炮,說是以防有反動份子借著鞭炮聲的掩護,趁機搞破壞,這叫想起一出是一出,可延續了千百年的觀念和風俗,還真沒有辦法一下子轉變過來,那年大年三十兒晚上,本來夜深人靜,一點年味兒沒有,到了半夜十二點,也不知是哪家帶的頭,突然噼裏啪啦地放起了鞭炮,有他這一家人敢放,其余的人家便起哄跟著放,接下來全城都放,過年的氣氛立刻恢復了,轉過年來,不許放鞭炮的禁令成了一紙空文,但燒紙放河燈開道場做法會之類的迷信活動,城裏在五六十年代真的是看不見了。

城裏不能燒紙,鄉下和城外荒郊卻很少有人管,農村仍舊是土葬,清明冬至上墳燒紙的人還是那麽多,城裏的居民也到郊區燒紙,咱們還是說一九五八年陰歷七月十五,當時有個叫王苦娃的小夥子,二十七八歲,出身窮苦,鄉下人沒有大號,姓王,小名叫苦娃,登記戶口的時候登為王苦娃,老家在關中,前些年到天津搬煤為生,那時有不少住樓房的人家,冬季燒煤取暖,送煤的人倒拖兩輪車把煤拉到樓下,再用筐裝上煤,一筐一筐往樓上背,背到人家門口,碼放在樓道裏,掙這份辛苦錢,又臟又累,特別不容易,王苦娃家中的老娘信佛,吃口常素,專好積德行善,由於腿腳不便,每年陰歷十五,都讓王苦娃替她去燒紙,超度孤魂野鬼,為的是積陰德,這年也不例外,又讓王苦娃去燒紙。

王苦娃很是為難,解放以來不讓燒紙了,他去年燒紙差點被逮到,今年怎麽敢再去?奈何老娘是農村的迷信老太太,非讓他去,紙錢都紮好了,他沒辦法,到了陰歷七月十五半夜,不得不出去燒紙,又擔心讓人看見舉報,想找個偏僻的去處,他也住在北站寧園附近,寧園以北當時還有條泄洪河,清朝時由人力挖出的一條大土溝,幹旱無水,河道中長滿了蒿草,過了土溝往前是片荒地,再遠處是鹽堿地和蘆葦蕩子,地勢是個死角,清朝道光年間還有幾家住戶在此種高粱,後來都搬走了,荒煙衰草,時常有狐狸刺猬出沒其中,即使是白天也沒人往這邊來,他是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不知道什麽叫怕,一個人抱著捆燒紙過了土溝,來到那片荒地上,打算在這燒紙,他是外地來的,只聽說這裏住過人有房屋,因為是鹽堿地,種不了莊稼,住戶們在光緒年間遷往他處,別的事情他是一概不知,當天正值十五,皓月當空,但見荒草掩映中是座破廟,山墻塌了半壁,微風吹過,檐角生出的蒿草在月影下婆娑搖擺,廟旁石碑上三個大字他只認得一個“三”字,廟後是個土坑,裏頭橫七豎八的全是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