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聲名鵲起 第八十三章 再訪道觀

正當我在納悶的時候,那種“嗨…”的聲音又傳了出來,只是這次因為我伏在井邊,於是能夠清晰地聽見那聲音通過井壁的回蕩後傳到我的耳朵裏,帶著一股子回音的感覺。聽上去雖然是嘆息的語調,但卻的確不是由人發出的聲音,因為那聲音是從水面底下傳出的,我相信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這一點。

道人說,這口井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們道觀裏稱它為“嘆龍井”。然而民間則更多稱其為“浪花井”。相傳呂祖曾在漢江和長江的交匯口降服河妖,而打敗對方後,發現其真身竟然是一條江中螭龍。但是呂祖並未殺死此龍,而是將這條龍鎮於山脈涓流之中,希望以山川之靈氣化此龍之戾氣,讓它不能再翻江倒海,毀船害命,反而變成這裏的龍氣,興旺這一方水土。所以你聽到的那種嘆息的聲音,其實是被鎮在此處,保一方水土的螭龍嘆息。

說到這裏道人笑了,顯然他也不怎麽相信這個傳說,但是修道之人,心中難免是浪漫主義的。他接著說,而百姓們稱其為“浪花井”,則是因為這種在咱們聽起來像嘆息聲的聲音,其實是浪花的聲音,因為據說此井下的水脈,是直通長江的。也許此刻江邊擊打巖石發出的聲響,通過地底傳到了這裏。

於是我仔細聆聽著,當那種“嘆息聲”再度傳出,還真是有些像浪花的聲音。

而生活在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其實都知道所謂的水井只是下挖到底下有水的地方,再接著往下挖一段距離,低於這個地下水源的水平面,這樣一來地下水就會滲透到井裏來,卻總是不會溢出,始終保持著和地下水的水位線差不多的高度。所以這井從水面開始往下,最多也就一米多兩米多深,且不說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龍,就算真有,能夠翻江倒海的龍也絕非這幾米深的水井能夠關得住的。所以相比之下,百姓們說這是浪花井,盡管同樣讓人覺得稀奇,但顯得就理性得多了。

松子一直在邊上掰著手指似乎是在計算著什麽,一邊比劃,一邊偷偷朝著“惕己井”的方向張望,仿佛是在計算著這口井到“惕己井”之間的距離。我大概能夠猜測到他想要做什麽,只是這道觀又不是空無一人,不管我們從那個地方打洞進去,都沒辦法做到悄無聲息,所以我不是很明白,他究竟還在盤算著什麽。

很快道人就打了一桶井水起來,讓我和松子雙手捧著喝。出於禮貌,畢竟最早也是自己要求要喝水的。我就捧起一點開始喝,可是當水入口之後,卻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似乎是有些水臭味,但又有點區別。

於是我忍不住皺眉。我的這個表情似乎是被道人看見了,他笑了笑說,二位慈悲大概是覺得這水有味兒是吧?其實我們也覺得了,就在前陣子不久,也不知道為什麽水就突然變成這樣的味道,原來我們取水喝的時候,井水是甘甜可口的。可能是上遊有一些土質改變吧,酸堿失衡後,影響了這裏的水質。

松子卻突然問道,請問這位大師。這水變成這個味道的準確時期,大概是什麽時候?道人翻了翻眼睛,似乎是在努力回想。松子搶先說道,是不是差不多有一個月左右了?那位道人說道,是的,大概就是這麽個時間,請問這位慈悲是如何知道的?

他的眼神透著一種疑惑,或許此刻又開始懷疑我們是不是和那群打砸宮觀的人是一路子了。松子說道,沒什麽,瞎猜的。別在意,哈哈,別在意。

天色已經漸漸晚了下來,松子又東拉西扯地和這個道人說了一些別的沒有意義的話,但大多數語句是在鼓勵對方要堅持。說早晚有些不公平的事情是會撥亂反正的,咱們就該好好活著,等著那一天的到來,千萬不要提前放棄。我相信這些話是松子和我的心裏話,也相信松子這麽說,其實是為了給對方留下好感,因為他也應該猜得到,我們是沒有可能不被發現就下到井底的,所以提前跟對方搞好關系,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夠給我們行個方便。

隨後我們辭別道人,離開了長春觀,開始踏上回家的路。

走到半路上,天色就變得有些黑了,只不過這些天我們都知道秦不空會在家裏準備吃喝,也就不擔心待會會餓肚子。在路上的時候我輕聲問松子。你後來跟那個道人說那麽多,到底是為了什麽?松子告訴我,因為先前問了問那個道人水開始變味的時間,那個時間大概就是我們三個人開始著手闖七煞關開始的時間。這就證明在我們開始闖關的時候,雖然是挨個來,但其實早就已經觸發了其他的關卡,否則沒有理由我們在破“魑”、“魅”的時候,這“魍”就提前出現了異狀。

我點點頭,的確剛才松子這麽問的時候,我也想到了這一點。只不過因為松子在身邊,我覺得既然我都能想到的話,松子自然是想得到的,也就沒好意思開口罷了。松子接著說道,而後來我跟那道人東拉西扯。想必你也發現了,我們要找到埋藏在這裏的秘密,地面是絕無可能,所以那東西只能在井底,除了井底,不會有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