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個道士 第六十章 一只黑貓

必須解釋一下的是,所謂的“附身”和被“控制”,看似類似,實則是兩碼事。附身就好比買房子,買下了之後,就會住上很長一段時間。“被控制”則好比住旅館招待所,不會長住,也僅僅是需要的時候才會去住。所以這兩者相比之下,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上附身會嚴重得多。

原則上說,每個活著的生命,都有被其他鬼魂附身的可能性,這取決於人本身對鬼魂的抵抗程度以及鬼魂能力的大小強弱。鬼魂某種程度來說,和疾病類似,它們會挑抵抗力差的人下手,而這種下手,往往只因條件相符,而並非因果所致。

在玄學上。相對於一些較常發生的撞鬼撞邪,附身的案例則不太多見。人死之後的鬼魂如果附身在別人身上,就如同用低廉的價格搶到了一套房子,住進去就說什麽也不肯走了。但動物的鬼魂如果附身,因本身智力不高,它們不會覺得這是房子。而只會覺得那是自己的窩,所以常常會離開,回來,再離開,再回來。

從楊婆婆的狀況和我查到的這些線索來看,也的確是非常有這個可能的。她年歲已高,雖然是農村婦女但身體終究是弱的。這就給了那些無孔不入找窩的動物鬼魂有了可乘之機。所以我猜測,會不會有可能是那只老貓,在某天跑了出去,然後因為某種原因而死在了外面,它習慣性地回到自己家,卻因為已是鬼魂的關系就失了理智分寸。加上楊婆婆的身體弱,就被這只貓的鬼魂鉆了空子?

猜測終究是猜測,我不能把懷疑當做證據。於是我走到堂屋,趁著師父還沒回來,就跟楊婆婆打聽了一下老貓的情況。

她告訴我,自己家的老貓是一只黑貓,並不是自己從小養大的,而是自己跑來的。原本在農村地區,貓自己跑上門來,是被視為一種不吉利的,更不要說是一只黑貓。可楊婆婆是孤身一人,家裏除了種地之外,連別的家禽牲口都沒有養,自己也孤單,來了只大貓,賴在家裏不走了,自己也就順其自然了。

楊婆婆說,那只貓起初的時候只是在家裏找吃的,楊婆婆就專門給它準備了一個小破碗。每天自己吃剩下的飯菜,就不論多少就倒到碗裏,當做貓的食物。而山上田鼠多,一到打春後,蛇也漸漸開始出洞。自從這黑貓來了家裏後,老鼠明顯就減少了,沒養貓之前晚上聽見屋裏的動靜楊婆婆就找到是老鼠又來偷吃東西了,而養貓之後,每當再聽見動靜,楊婆婆就知道是黑貓在抓老鼠。

而這只黑貓和普通農村的貓又有些不同,它非常粘人。農村的貓因為不是當做寵物在養,許多農村養貓唯一的目的就是抓老鼠。就如同養狗只為了看家護院一樣。原本楊婆婆也是吧這只黑貓當做抓老鼠的工具,不過黑貓總喜歡在楊婆婆的腳之間鉆來鉆去,楊婆婆坐在凳子上打瞌睡的時候,黑貓也會趴在她的腿上。楊婆婆說,這山上,陪著我這個老太婆的。就只有菜地裏的那三個墳,老貓來了以後,自己才沒那麽孤獨。就算是它打爛了家裏的東西,自己張嘴開罵,也有個罵的對象了。

由於我無法體會楊婆婆所謂的孤獨,所以無從感同身受。我問楊婆婆說,你仔細回憶一下,先前你說大半年前就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剛才算了算日子,應該正好是開春之後的時間吧?楊婆婆想了想說是的,那段日子老貓總往外跑,晚上還總是叫春。我就當它是發了情,敏感急躁,所以就會撞翻凳子,抓壞我的電線。

其實我很想告訴楊婆婆,就算你家養的是條狗,都未必能夠撞翻這麽重的凳子,更何況是貓?而且如果抓壞了電線。燈要麽亮不起來,要麽就接觸不良,斷然不會這樣忽明忽暗。這一切都是因為,你的貓在大半年前,可能是因為發情的關系就離開了家,那時候就死在了外面。這一切的動靜。都是你家貓的鬼魂引起的。

可我並沒有說,我得等著師父回來後,跟他匯報一下。動物的思想會比較簡單,也許是老貓見慣了楊婆婆每天撕下一張日歷,於是在附身在楊婆婆身上的時候,也照這樣學著做了。也許是看見過楊婆婆祭拜老伴兒和孩子的時候,在墳頭撒過紙錢,於是就在附身的時候,順手把那些撕下的日歷丟在了墳墓邊上。而昨天晚上,也許出於某種特別的原因,它就蹲在墳頭上叫喚,聲音引來了楊婆婆。但老貓並未顯形讓楊婆婆看見,所以楊婆婆就以為是這三個墳,在發出貓叫聲。

我的這些猜想,看似荒唐,但卻都能說得過去。我不免為自己那優秀的分析能力默默贊許了一下,將來如果不幹這行了,說不定報考公安機關,還能當個破案高手呢。這樣的自滿一閃而過,因為我此刻看見了放在地上的水碗,如果這一切真實這樣的話,那這個“7”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