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完璧歸誰(二)

秦北洋想起在東海達摩山,發現舍身崖下的建文帝之墓,靖難之役被叔叔燕王朱棣篡奪帝位,被迫流亡到海上。

再看血書,樸氏說“帝甚寵幸”,封她為婕妤。不久,明成祖遠征漠北韃靼,命樸婕妤隨駕侍奉。明朝大軍在斡難河畔的韃靼營地內,發現一方秦朝印章,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蟲鳥篆,確定為和氏璧傳國玉璽,當初被元順帝帶入大漠。明成祖六次遠征漠北,也有追尋玉璽之意,正如派遣鄭和下西洋實為查找建文帝。歸途中,七月十七日,皇帝駕崩榆木川。按照慣例,秘不發喪。明朝還有一項慣例,便是嬪妃要給皇帝殉葬,為皇帝侍寢的樸婕妤,親眼目睹皇帝“馬上風”龍馭賓天,太監在營帳中給她準備了三尺白綾……

“馬上風?不就是在男女雲雨之中猝死嗎?”小郡王年紀雖小,但早已通了人事,經歷過的女人沒有上百也有數打,“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遠征交趾、掃蕩漠北、派遣鄭和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開創盛世的永樂大帝,就是死在這個朝鮮妃子樸婕妤的十七歲少女身上?”

“哎呀,你怎麽說得如此活色生香。”

秦北洋腦子裏也聯想一番,可惜歲月從來敗美人,一直敗成了眼前的枯骨。

樸婕妤不想為了一個老頭殉葬,便在自縊前夜,攜帶瑪瑙寶匣內的傳國玉璽,悄悄逃出營帳,穿上男人衣服,偷了一匹駿馬,獨自深入戈壁。

“這朝鮮少女忒也膽大了!”小郡王拍了拍大腿,“反正都是一死,無非被抓獲以後,死得比較難看,淩遲是免不了啦。但她帶走傳國玉璽,倒也是有心了。”

朝廷派遣東廠太監與神機營負責追捕。其中,神機營中軍把總吳名,蘇州閶門人氏,從軍七載,屢立奇功,善騎射火器。途中遭遇沙塵暴,他獨自掉隊遊蕩於戈壁灘,竟與樸婕妤意外邂逅。

吳名本要押解樸婕妤回大營,兩人共乘一匹馬,在風沙中到了哈拉和林古城。他是個帥小夥,樸婕妤是朝鮮國美少女,孤男寡女,前胸貼後背,天地倫常,兩情相悅,自不待言。

《朝鮮李朝實錄》記載永樂皇帝陽衰,就是個性無能,如何比得過年輕的神機營軍官?兩人幹柴烈火,犯下男女私情,血書裏有“大逆不道”四字,還不得逃得離長城越遠越好?他們攜帶寶匣裏的傳國玉璽,一路逃到“金山”就是阿爾泰山。

山谷之中,兩人被韃靼騎兵發現,逃亡到李陵碑前。吳名與樸婕妤下馬,發現個地洞鉆下去。這是古時盜墓賊所打的盜洞,墜落到古墓地宮,四周都是漢畫像石。

神機營軍官與朝鮮婕妤,自知無路可逃,此生必將困死於此,便在高麗紙上書寫血書,記錄這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歷程,壓在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底下,後人若能挖開此墓,發現他倆的遺骸,就算是和氏璧為他們陪葬了。

落款時間是“大明永樂二十二年甲辰九月二十日”——秦北洋腦中浮起中國歷代紀年表,換算成西歷是公元1424年,西洋的百年戰爭還沒結束呢。

小郡王讀之眼眶都發紅了:“這個樸婕妤,必是性情剛烈的女子,此生若能得到這樣的她,身為男人也是三生有幸。”

“別抒情啦,他們在第二道地宮寫下血書,又闖入第三道地宮,結果在李陵的棺槨前,遭遇汗血寶馬鎮墓獸,當作入侵的盜墓賊,死於獨角之下。”

秦北洋準確地推理出這個故事的大結局。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嗎?”

到底是女人心思敏感,僅僅觀察兩個年輕男人的眼神,沃爾夫娜就看出了端倪。

“是!”秦北洋用俄語回答,“感人至深,簡直催淚。”

看完永樂年間的愛情故事,小郡王把注意力轉回到傳國玉璽,貪婪地摸了又摸,好像要把自己掌心的油脂也變成包漿。

“天可憐見!我——孛兒只斤·帖木兒,堂堂的成吉思汗直系後裔,黃金家族成員。元世祖忽必烈、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都是我的祖先,他們也是正統的中國皇帝。元順帝又是傳國玉璽最後一個主人,於情於理於法,我都可以繼承這枚寶貝!”

“你該不是做起了皇帝夢吧?”

小郡王一本正經地回答:“北洋,我若是做了皇帝,按照我們蒙古人的習慣,必為你裂土封疆,讓你成為擁有數省領地的一方諸侯,子子孫孫世襲。你說,你要哪個省?對了,你不是生在白鹿原的唐朝大墓裏嗎?陜西省怎麽樣?八百裏秦川沃野,以後就跟著你姓秦了。”

“做你的大頭夢吧。”秦北洋哭笑不得,在小郡王頭頂重重敲了一巴掌,希望把他打醒,“什麽一省的諸侯,不就是如今的軍閥割據嗎?小爺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