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毒玉(第2/2頁)

之所以連秦戈都沒看出來這塊玉其實是玉碹,就是因為這東西實在是太冷門了,根據《茅山術志》記載,中國第一個玉碹出現在戰國,最初是作為一種工藝品的形式存在的,到漢末戰亂時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傳遞秘密情報的方式(並不是所有的玉碹都是用絕世美玉制成,大部分傳遞情報的玉屬於稀松平常的雜玉,古代人習慣往身上掛玉,就如同現代人帶手表一樣正常,在這種習俗的隱蔽下,大部分軍事情報借玉碹得以安全傳播,有的玉碹甚至能做在一枚銅錢大的雜玉中,指甲蓋大的地方甚至可以繪出一幅地圖),由於每次制作玉碹都屬於機密軍事情報,所以一位“碹匠”被利用過一段時間後便會被秘密處死,後來一些掌握“碹技”的人被迫隱姓埋名,直至大唐盛世,這一絕技才又重現江湖,唐朝宮廷被這一銷聲匿跡已久的絕技所折服,便將這種絕技納為宮廷禦用,有了宮廷的優厚待遇,這些匠人們便開始僅將這種秘技傳於自家後代,且傳男不傳女,以避免外人搶自己的飯碗,這最終也導致了這門絕學的失傳。

在“碹術”得到貴族追捧的唐朝,茅山教的高人曾經結合眾閣祖師發明的殄文發明了以玉碹為載體的“引魂法(中國農村,常有小孩子容易丟魂這麽一說,有些孩子在沒經歷任何外界打擊的情況下,忽然失去知覺人事不省,但脈搏、呼吸都正常,此時家裏人便會認為孩子丟了魂,一般情況下請個巫婆神漢招魂即可治愈,但也有些孩子例如達官貴人的後嗣,由於體弱,經常性的丟魂,所以大人便給孩子佩戴琢有殄文的玉碹,以杜絕丟魂現象的發生,直至孩子長大成人。當然,能享受這種待遇的大多是朝廷顯貴,平常老百姓家弄不起那東西)”,在眾閣教的傳世秘籍《眾閣真言》與《茅山圖志》中對此均有詳細描述,這也正是老劉頭之所以能認出此為玉碹的原因。

而在唐朝後期,這種方法又被沿用到陪葬、祭祀等許多方面,甚至用在墓局與陣法上,有的高人甚至直接將死玉制為玉碹,將殄文或咒文琢於其內,將惡鬼畜牲封禁於其中,在剛剛得知這是塊玉碹的時候,張國忠也曾有把玉切開看個究竟的想法,但出於安全考慮,老劉頭還是沒有這麽做,因為馬真人似乎吃過殄文的虧,曾反復教導自己:唐朝後期的玉碹內大多琢有殄文或咒文,都不是善茬。而以這塊玉器的大小以及表面隱約的猰貐(又稱為“窫窳”,古代傳說中人面龍身的邪獸,喜食人)花紋來看,絕對不是給孩子戴著招魂用的,所以出於安全考慮,老劉頭還是選擇觀察。而此刻在得知這是一塊“毒玉”後,便更是慶幸自己當初沒受張國忠蠱惑把玉割開,否則不定會招來什麽棘手的東西。

“你不知道這是玉碹?”張國忠奇怪道,他本以為秦戈這個古玉專家能給自己一點答復的。

“我能不能看看這裏面是什麽?”秦戈並不在乎自己的疏忽,言外之意想切開玉碹。

“要是能看,我早就看了。不過你要看的話也可以,等我和國忠回大陸以後,你愛怎麽看怎麽看……”老劉頭輕蔑的說。此刻秦戈也沉默了,盯著老劉頭和張國忠看了一陣,“如果我說,在不破壞這塊玉的情況下,一樣能看呢?”此刻張國忠和老劉頭都一愣,自己開慧眼都看不見,這個秦戈能有什麽辦法?

現實證明,經過文革洗刷的中國人民確實落伍了。秦戈告訴張國忠和老劉頭,現在有很多先進技術,想在不破壞玉碹的情況下看到內部情況不是不可能。秦戈認為,當時最先進的聲波掃描技術(一種放射線混合超聲波成像的專業透視技術,可以作用於石材透視)有可能看到玉碹內部的內容。

一陣沉默後,三人達成了協議,由秦戈攜帶古玉赴美國掃描,而張國忠和老劉頭則回大陸準備家夥式,此刻張國忠對開學時間仍有所憂慮,只見秦戈很利索的簽起了支票,“張掌教,古人雲,大丈夫志在四方,你如果喜歡教書,咱們成功以後,你完全可以自己辦一所更大的學校。”說罷把一張五十萬港幣的支票遞給張國忠,“我不知道王忠健給了你們多少錢,我不像他那麽財大氣粗,只能先給你們這麽多……張掌教,你完全可以暫時辭職,就算咱們沒成功,我相信,在香港,憑你的本事也會比我富有。”雖然沒見識過張國忠到底有什麽能耐,但秦戈對張國忠這掌教的頭銜還是非常信賴的。

“秦先生,我們能不能把你這個晉朝古圖和這片絹絲帶回去研究一下?”張國忠接過支票道。

“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