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排燈節請鬼遊戲

印度某所重點大學至今依然秘密地流行著一種可怕的遊戲——在印度傳統節日排燈節的前三天,五個學生(人數必須是三男兩女)單獨走到實驗室五樓拐角樓梯,以五角星的位置分別坐好,把排燈節用來供奉的白色蠟燭擺成圓圈。等到所有蠟燭燃燒殆盡、糊成一團蠟油的時候,他們再將早就準備好的羊舌頭插在蠟油中間,點起一張沾滿體液的衛生紙放到蠟油裏。等到衛生紙完全燃燒後,每個人默念心中的願望,可以從融化的蠟油裏看到願望是否可以實現。

據說,在十九年前的排燈節,一個寄宿的男學生離奇地吊死在五樓。從那以後,這個恐怖遊戲便像病毒一般流傳開來,風靡了整個校園……

在印度的傳統新年“排燈節”(又稱“屠妖節”)時,印度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擺燃兩排白色蠟燭,這座城市遠遠看去就像是擺放著屍體的靈堂。不過這一傳統節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遊客參觀遊玩,但是無一例外會得到本地導遊的叮囑:“絕對不可以一男兩女走在街道上,情侶絕對不可以手拉著手走路。”

轉眼到了愚人節,我對這些洋節從來不感冒,再加上這幾天小雨連綿,正是裹著被子睡覺的大好時間,索性關了手機,躺在寢室裏天天見周公。

月餅這幾天倒是沒閑著,天天神神秘秘地早出晚歸,也不打傘,全身被雨水澆了個精透。

“月餅,你丫這幾天忙活什麽呢?”我半躺在床上抱著手提電腦看新聞。

月餅拿毛巾擦了擦頭發,換了身幹凈衣服:“馬上清明節了,我轉悠了幾條小路,看看有沒有不幹凈的東西,做幾個局,免得祭祀的人被‘鬼打腳’。”

“清明節又不是按照農歷排的,那麽緊張做什麽。”我有些不以為然。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只有清明節是按照陽歷定的日子,其中有什麽講究我不太清楚,但是只有在中元節(鬼節)這種農歷裏面特別標注的節日,才會有“天地鬼門開,百鬼夜行”的事情出現。

“知道為什麽清明節是按照陽歷定的日子嗎?”月餅點了根煙,“因為真正的農歷清明節比鬼節更可怕。鬼節的時候,只有厲鬼在夜間橫行。清明節所有的遊魂享用祭祀,白天和夜間都會出沒,特地定為陽歷節日,就是為了避開最兇煞的那一天,免得祭祀的人出事。你想想,清明前後是不是基本都是雨天,不見天日,特別陰冷?”

我琢磨了一下,倒是這麽個道理,可是心裏多少有些不太相信。

月餅見我似信非信,滿臉對牛彈琴的遺憾:“唐朝杜牧的《清明》還記得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背到這裏,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杜牧在清明那天遇到的行人到底是人是鬼?雨天怎麽會有牧童放牛?掃墓祭祀先祖,杏花村為什麽還在賣酒?杏花村到底還有什麽別的含義?是不是暗指什麽地方?

“這首詩就是我剛才說的‘鬼打腳’,杜牧寫得很隱晦而已。”月餅枕著胳膊躺在床上,“印度有個節日叫排燈節,相當於中國人的農歷新年。不過,排燈節還有個奇怪的名字——屠妖節。”

“阿達,該起床上學了。”媽媽敲著房門,“馬上排燈節了,還這麽偷懶,當心得不到神靈的保佑哦。”

阿達從夢中驚醒,赤身裸體地從床上跳下,手忙腳亂地把地上幾團衛生紙扔進紙簍,又團了幾張廢紙蓋住,才匆忙穿著衣服應道:“這就起來了。”

媽媽在門口等了一會兒,阿達還沒開門,不耐煩地下了樓:“飯在桌子上自己去吃,我和尼哈太太去買排燈節的蠟燭。”

阿達躲在屋裏沒有說話,趴在門上聽著媽媽的腳步聲越來越遠,偷偷開了門縫確定媽媽下了樓,才從紙簍裏撿出一團衛生紙塞進書包,穿好衣服下樓。

桌上擺著千年不變的咖喱炒飯,阿達皺著眉頭站了會兒,端著炒飯倒進馬桶裏,馬桶旋轉的水渦裏夾著血紅的咖喱,“咕咚”吸進下水道,如同怪物一口咽下大坨碎肉。阿達一陣惡心,狠狠吐了口唾沫,黏黏地漂浮在馬桶沖凈後的水面上。

阿達曾經對媽媽說過再也不吃咖喱,因為咖喱看上去就像是用人血摻雜的肉糊糊。媽媽邊看肥皂劇邊點頭答應,結果每天還是咖喱飯。

阿達受夠了媽媽這種無視他的態度,大吵一架。媽媽很不理解地說:“管你吃管你穿,你還要什麽?”

“我要的是尊重和理解!”阿達大聲吼道。

“難道我不理解不尊重你嗎?沒有我你能長這麽大嗎?你知道每年給你交多少學費?給你買衣服要花多少錢?給你……”媽媽始終認為尊重和所花的盧布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