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電報(第2/4頁)



  直覺告訴我,這裏的事情已經全部超出我的理解範圍,我已經不想再思考任何一部分。

  我一邊吃飯,一邊聽裴青和王四川講這大壩的事情。他們在猜測這裏的冰窖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們對整座大壩的結構,只有一個模糊的認識,特別是這種用於特殊用途的大壩,我們完全不知道在這裏有些設施是用來做什麽的,自然也無從推測可能的結構。

  現在唯一明了的是,大壩的兩邊有沉入水下的沉箱運送物資,大壩的水位之下,是一個巨大的凍著大量炮彈的冰窖和囤積著大量物資的吊裝倉庫。

  王四川吃著蔬菜泥對我們說:“我感覺,我們所在的地方應該已經是大壩的底部。因為這些大口徑彈頭如果是用來最後時候炸毀大壩,那麽,它們就應該安置在大壩的底部,這樣爆炸的時候才能保證有效地把壩基以上的部分完全摧毀。”

  但是,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麽要把這些彈頭全部冰凍起來?只有硝化甘油需要冷凍,但硝化甘油無法用來做炮彈,在出膛的時候高溫肯定會使彈頭比炮彈殼更快爆炸,而且運輸的危險太大了。

  說起來,要低溫保存的東西,好像只有一種,那就是細菌彈頭。

  日本鬼子在中國的細菌戰,有相當多的史料記載,但大部分的老百姓只知道731。

  只有一小部分,比如說我們這些經常鉆林子鉆洞子搞地質勘探的人才能夠知道,731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在幾十年的地質勘探過程中,在東北的叢林深處發現過大量日軍侵華時期遺留下來的水泥建築。這些建築基本上已完全被焚毀,但從建築結構來看,都有地牢和解剖室的痕跡。我的一個戰友曾經告訴過我,細菌戰的規模,在中國絕對不只這麽點。

  外面不太可能是細菌彈,這和這裏的環境沒有什麽交集,日本人探索這片區域,目的明確,不會莫名其妙地堆一堆細菌武器在這裏。這些彈頭到底是幹什麽用的?

  我當時有一個念想:如果這些壓縮機停止工作怎麽辦?這裏的氣溫雖然很低,這些冰塊也會逐漸融化,那麽,彈頭會發生什麽變化呢?

  顯然誰也猜不出來。

  老唐帶人出去,外面的冰窖應該不會很大,我能聽到一些大的動靜,不時有人回來。這些新兵蛋子凍得鼻涕直流,這時候看上去真的還是孩子。

  等得相當無聊,我們聊了一會兒,王四川坐不住了,吆喝我們也出去看看。

  我們裹緊大衣,走到外面的冰窖裏,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走了十幾步我覺得不對,這裏好像更冷了,我的眉毛上都結了霜,早先沒有冷到這種程度。

  我們搓著手跺著腳,像大興安嶺冬天起的白毛風的感覺,不久看到前面有了人影,走過去,就看到老唐一邊跺腳一邊在吆喝什麽,聲音越來越大,似乎是在砸什麽東西。

  這裏是冰窖的中段,我們走近,立即發現他們在幹什麽,他們正在冰面上砸坑。

  幾個小兵舉著簡易的工具,正賣力地砸冰,不過似乎效果不大,地面上並沒有出現很深的凹陷,只有大片被砸碎的冰末。

  我感覺有點危險,下面是炸彈,也不知道老唐這麽做是什麽意圖,就走到他邊上,讓他小心,又問他在幹嗎?

  他凍得嘴都紫了,哆嗦著讓我看冰面下,那裏是一大片的影子,因為冰面已經被砸得坑坑窪窪,很難看清是什麽,不過能肯定那不是彈頭。這個彈頭體積很大。

  順著影子走了一圈,我才認了出來,不由得又吸了一口涼氣——這影子的形狀,好像一只巨大的回形針。但並不是實心的,回形針的四周可以看到很多的U形的突起。

  我認得這形狀,這是一條大型的發報天線。

  雖然我知道這東西肯定存在,但當時我也蒙了,我奇怪這玩意兒怎麽會被凍在冰裏?

  仔細一看還不只這些,天線的黑影外,竟然還有另外一個巨大的比較淡的影子,應該是埋在冰層更深處的東西。這個影子有那天線的三倍大小,看形狀,是一個巨大的漏勺一樣的圓盤。

  “這是什麽鬼東西?”我哆著問老唐,“是你們在找的天線?怎麽會在冰裏?”

  “這不是天線。”老唐指了指幾個角上的U形突起,“這東西有一個綽號,叫做‘威爾茲堡巨人’。”

  “什麽?”我又冷又詫異,愣了一下,“什麽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