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考驗 二(第4/4頁)

  “我的這位來自德國的祖先,是個女巫。”林靜橦當時說,“一位來自中國的道士救了她,後來他們就成婚了,並且為了逃避抓捕,躲到了美洲,再後來世世代代留在了那裏。”

  而在見識了林靜橦能夠不被金屬傷害的神奇之後,馮斯想到了一些別的:“她是怎麽被一個中國道士救走的呢?在宗教法庭的重重看守之下,救走一個女巫其實挺不容易的。所以我冒昧地猜一猜,她其實經受了火刑,只不過火燒不死她,就像刀子殺不死你一樣,是麽?”

  這個女人,就是林靜橦那位被當成女巫的祖先!她的蠹痕多半是和操縱火焰有關,並且被火刑所激發。馮斯恍然大悟,意識到巨鼠讓他觀看這一幕肯定別有深意。他還想要細看後續的進展,畫面卻忽然扭曲變形,很快消失了。轉瞬之間,另一個場景出現在了畫框中。

  那是一個黑暗的谷倉,裏面沒有點蠟燭,只有從門縫和窗縫透入的微弱的光亮。谷倉裏似乎正在舉行一場秘密的集會,裏面擠了好幾十個人,先前馮斯見到過的林靜橦的先祖也在其中。這些人仍然以白人為主,但當中卻有一個黃皮膚的亞洲人,頭上梳著道髻。

  這應該就是林靜橦的另一位祖先、那個女人的道士丈夫了,馮斯想。按照先前火刑的那一幕,他推想,這個谷倉裏的人或許都是幸存下來的女巫或者巫師。諷刺的是,一般意義上的女巫和巫師,都是被冤枉的普通人,但這一批人可能都用有附腦,可能都是“真正的”巫師。

  這些人正在討論著些什麽,氛圍越來越激烈,漸漸變成了爭吵。由於聽不到他們說話——能聽到也多半聽不懂——馮斯只能猜測,他們出現了嚴重的意見分歧。看得出來,以林靜橦這兩位曾曾曾曾祖父母為首的一群人,和另外一群人意見相左,雙方的人數差不多。

  這一場爭吵最終變成了決裂,另一派人怒氣沖沖地離開了谷倉,留下女人和道士這一派相對無言。而這一個場景也到此為止。

  也就是說,林靜橦的家族在初創時期曾經遭遇過分裂,馮斯得出這個結論。按照她的說法,女囚和道士後來去了北美,吸納了大量的華人,延續下了她這一支血脈;那麽離開的那群人去了哪裏呢?

  第三段“電影”則跳到了一個馮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地方:西藏。雖然並沒有陽光、草地、經幡,瑪尼堆之類的標配元素,但畫面上畢竟有風雪,有大雪山,有喇嘛,有牦牛。看得出來,這是一片氣候惡劣的不毛之地,應該是西藏廣袤的無人區中的一部分。

  畫面上出現的是一座孤零零矗立在雪原之上的喇嘛廟。有廟,自然就有喇嘛,但這些喇嘛卻全都倒在雪地上一動也不動,有些身下還有凍結成冰的血。看樣子,他們都已經已一種非自然的方式死去了。

  畫面推進到喇嘛廟裏,從門口到大殿,仍然是遍地死屍,屍體也全都是喇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站立著的活人,卻全部都是白人。

  馮斯忽然明白過來——這些白人就是和林靜橦的先祖決裂的那一支!他們最終來到了西藏,擊潰了那些自稱“兀鷹”的原始教派。從雙方的傷亡對比來看,白人們不但沒有死一個,甚至幾乎都沒有受傷的,可見兀鷹中應該基本都是沒有附腦的普通人,所以根本不具備和對方抗衡的實力。

  那麽問題來了,兀鷹手裏有什麽重要的東西會吸引歐洲人們去劫奪呢?他們又最終得到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