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考驗 二(第3/4頁)

  眼前一片明亮,那是因為有火光在照耀。馮斯發現自己果然已經被運送到了這座幻境中的高山的峰頂。這裏遍地積雪,向著四圍眺望,可以見到無數犬牙交錯的高峻雪山,從這些雪山奪人心魄的氣勢不難判斷出,這片幻域的取景素材應該還是來自西藏。

  而身前的這片峰頂,已經經過了人工的改造,整個峰頂變成了一個石砌的平台,平台四周有一些高高的石柱,上面固定著照明用的火把。上百只禿鷲和烏鴉之類的食腐鳥類在平台的上空來回盤旋飛翔,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麽。

  不過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平台中央擺放著的東西。確切地說,這個東西並非擺放在那裏,而是懸浮於半空中,就像是一面閃光的魔鏡。那是一幅長約八十厘米,寬約五十厘米的油畫。馮斯猶豫了一下,走到平台中央,發現這並不是一幅普通的油畫,它空有一個畫框,中央的畫布位置並沒有畫,而是一團氤氳的雲氣,類似某種3D立體放映的展示。

  這是鼠兄想要讓我再看一些什麽吧?馮斯想著,好一會兒才留意到其他人也已經來到了平台上。黎微不知道用什麽辦法解開了綁住她的繩索,此刻站在馮斯身後活動著手腕,到依然是那副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的女漢子模樣。魏崇義抱著金剛站得離兩人稍遠,但站了一會兒就氣喘籲籲,最後還是坐在了地上。

  “你怎麽樣?”馮斯問黎微。

  “沒問題。”黎微說。頓了一頓,她又補了一句:“謝謝你跑過來救我。”

  馮斯正想要問她是怎麽被魏崇義抓到的,畫框中央忽然閃爍出了一些亮光,隨即一些跳躍的圖像開始出現,並慢慢變得穩定。他知道自己沒有猜錯,巨鼠果然是要通過這個方式向自己再傳遞一些信息。

  “真像是在看電影。”黎微說。

  畫面上首先出現的,是一幕盛大的遊行場景。在熹微的晨光下,成百上千的人列著隊,舉著白色的十字架,走在一條帶著濃郁中世紀風格的街道上。而這些人的臉型相貌也都是典型的白人,看嘴型似乎是在整齊劃一地唱著某種歌曲。在街道的兩旁,有更多的人夾道圍觀,他們身後的房屋都掛滿彩旗,簡直像是一場歡快的節日。

  在隊伍的最前方,是十余個穿著囚服、帶著小醜帽的人,看樣子應該是一些囚徒。他們的脖被繩索緊緊勒住,頭戴小醜帽,雙手被捆住,雖然囚服都很幹凈,但可以看得出每個人都傷痕累累、萎頓不堪。他們的目光中充滿恐懼和哀傷,還有一種聽天由命的麻木,即便是面對著路旁的人群投擲的石塊都難以做出反應——除了一個人。

  那是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女性囚徒,頭上的金發大概是由於酷刑的折磨已經脫落了大半,走路時左腿在地上一拖一拖的,像是被打折了。但和其他那些垂頭喪氣的囚徒不同,這個女囚的眼神裏有一種在男人眼裏都很少見的堅毅不屈,還有一種或許可以被稱為希望的東西。

  這個女囚一定不一般,馮斯憑直覺斷定。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女囚身上,看著她和其他囚犯一起走過長街,被押送到一個廣場上。在那裏,高高的木樁和堆積如山的柴薪已經準備好了。

  這樣的場景馮斯在電影裏見過,他知道,這是火刑柱。廣場上即將進行的,是中世紀歐洲懲戒異端的殘酷刑罰:火刑。

  接下來的事情他不忍心細看,即便是神經堅硬如鐵的黎微都看得面色慘白。囚犯們經歷了公開宣判、羞辱和鞭笞之後,被綁在了火刑柱上,身體埋在柴堆裏。行刑者點燃柴堆,在人們聽不到聲音的歡呼中,異端們被烈焰吞沒。

  他們的身體很快蜷曲、碳化,逐漸化為骨頭和骨灰。一些打扮得像社會名流的人輪番上前添柴,這是宗教裁判所賜予他們的特殊榮譽。

  然而,正當一個矮矮胖胖的禿頂紳士給馮斯所注意的那個女囚添柴時,意外發生了。女囚忽然間掙脫了火刑柱,一把抱住了這個紳士,烈焰立即吞沒了他。盡管聽不到聲音,馮斯也可以想象那個紳士會發出怎樣的慘叫,圍觀人群又會發出怎樣的驚呼。

  他尤其注意到,這個女囚的動作很靈活,和常人無異,先前被打折的腿居然也不瘸了。但是經受了那麽久的高溫焚燒和濃煙侵襲,就算是一頭大象也該死了,其他囚犯此刻基本只剩下骨頭了,她為什麽非但不死、甚至於比被火焚之前更加健康和精力健旺?

  突然之間,就像是有閃電劈過一樣,馮斯回憶起了半年前和林靜橦的幾段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