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來自拋屍現場的腳印 工地上的腳印(第8/9頁)

侯大利問道:“這塊水泥地是什麽時間修的?”

施工員翻了翻表格,道:“10月29日平場,11月14日上午用水泥鋪路面。”

侯大利道:“這個腳印應該是什麽時候留下的?”

施工員蹲下來看了看腳印深度,道:“應該是在14日晚上。我們用的是普通水泥,那天溫度不高,初凝需要七八個小時。”

田甜沖著侯大利豎了豎大拇指。

杜文麗案已經交由重案大隊偵辦,105專案組來配偵。從現在看來,最先找到關鍵突破口的是105專案組,具體來說是侯大利。如果說偵破代小峰案和石秋陽案都有運氣在裏面,此次若是再找到杜文麗案的突破口,那確實不僅是運氣。

11月14日晚上八點到九點,師範後街圍墻處監控視頻先後發現了李武林身影,若是在當天師範工地水泥地上出現了李武林腳印,那麽他的拋屍嫌疑就急劇增大。

侯大利先給技術室小林打了電話,讓其準備收取樣本足跡,隨即又給朱林打去電話,匯報了在師範後街的發現。由於師範後街圍墻已經封閉,幾人在水泥路面觀察腳印沒有引起工地外任何人注意,工地內也只有楊濤和幾個施工員知道此事。

朱林剛從丁晨光辦公室出來不久,就接到侯大利的電話,當即帶著葛向東和樊勇來到師範工地。三人剛到不久,技術室老譚和小林也到達現場。

水泥地上留下的腳印非常明顯,小林到達後,先對單個足跡拍照,然後拍攝成趟足跡。在拍攝成趟足跡時,小林在四個腳印兩側各放一條皮尺,兩條皮尺相互平行;又在足跡上空設置了一條滑道,相機固定在滑道上,采取相同參數分段連續拍照。

拍照完畢,小林在足跡旁做了小土墻,將調好的石膏液灌入小土墻,石膏液厚度在足跡約一點五厘米時放入骨架,以相同方法灌注第二層石膏以後,就等待石膏凝固。

此時,宮建民和陳陽也來到了現場,和朱林站在遠處小樹林前小聲議論。

今天的發現對於案偵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或者說狠狠地推進了一步。腳印主人具有重大嫌疑,案偵工作將圍繞腳印主人展開。但是,發現腳印只能證明有人負重經過,無法證明此人扛的是屍體。

技術室完成腳印提取工作以後,諸人來到刑警支隊小會議室。進入會議室以後,劉戰剛、宮建民諸人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侯大利身上。田甜表面上神情冰冷,暗自為男友感到驕傲。

看了接近兩分鐘,劉戰剛開口道:“大利,這一系列線索都是你發現的,你先談。”

侯大利沒有推托,道:“目前有三個重要發現,三個發現還不能確定具體犯罪嫌疑人,但是三個發現已經開始形成證據鏈條上的節點,對案偵工作有重要意義。第一,發現汙水井屍體以後,通過法醫解剖以及現場勘查確定了遇害和拋屍時間,大體在11月中旬,由於時間間隔有半年,以當前技術水平無法精確到具體日期;第二,這次發現的腳印恰好在11月14日,腳印顯示經過的人負重,且在晚上八點左右踩在水泥地上;第三,專案組找到了11月中旬的監控視頻,11月14日經過師範圍墻缺口右側的人都有嫌疑。”

劉戰剛將目光轉向坐在侯大利身邊的田甜,道:“田甜,你有什麽看法?”

田甜道:“這三個發現還不能形成證據鏈。有兩個重大缺陷,腳印顯示負重,並不意味著扛著屍體,這是其一;11月14日經過師範圍墻缺口右側和水泥上的腳印有可能有聯系,也有可能沒有,這是其二。”

朱林隨後表示沒有補充。

劉戰剛道:“宮支,你來講。”

宮建民道:“首先要表揚專案組,作為配偵單位,連續挖到重要線索。其次,雖然這幾個發現還不能形成證據鏈,但是具有重要價值,當前就以鞋找人,通過鞋印可以分析出此人的身高、年齡等基本信息。若是其信息與視頻上的人是一致的,那麽此人作案可能性就很高。”

散會以後,宮建民坐上陳陽開的警車,很感慨地道:“有105這種配偵單位,是好事,也是壞事。重案大隊很有壓力呀。”

陳陽對此深有感觸,道:“為了偵辦杜文麗案,重案大隊專門抽調了十二個偵查員,還是由我來牽頭,這是相當重視了。等會兒我要召集大家開會,讓大家一起體會我在會上的感受。盡管劉局沒批評,可是臉上火辣辣呀。”

宮建民道:“知恥而後勇。105專案組就是一條鲇魚,有了這條鲇魚,大家才不會懈怠。從這一點來說,我希望105專案組更厲害,逼得整個刑警支隊都保持緊張感。老陳,你的壓力很大,不僅是杜文麗案,還有李曉英失蹤案,105專案組也是配偵單位,若是再讓他們搶了先,我在關局和劉局面前只能找塊豆腐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