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河山表裏更分明 明清之際的風起雲湧(第4/36頁)

此時,吳三桂已在關內沿石河一線布防,做好了作戰準備。

就在同日,滿清多爾袞接到了吳三桂的第二封催促信,為防大順軍搶先占領山海關,立即下令兼程前進。清軍以一天二百裏的速度急行軍,途中,與已投降李自成的唐通軍相遇,唐軍被殲滅,唐通逃脫,後降清。

四月二十一日晚,清軍到達山海關關城十裏處。這時,大順軍與吳三桂軍正在激烈鏖戰之中。多爾袞沒有立即下令投入戰鬥,而是坐觀其變。

再回到四月二十一日上午辰時(約為八點),山海關戰役於此時開始。李自成惱恨吳三桂首鼠兩端,決心全殲關遼兵,不留後患,是以全力以赴,不但派大軍包圍了吳三桂軍,還派兵截其後路,防其逃出關外。而吳三桂軍也下決心與大順軍死戰到底。

雙方激戰一晝夜,到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吳三桂軍損失慘重,已有不支之勢。

而多爾袞率大軍進至離關城僅二裏處,卻依然不發兵援助吳三桂,只在歡喜嶺的威遠台上觀戰。

到了此時此刻,面對欲置自己於死地的強敵李自成,以及關外按兵不動的多爾袞,吳三桂的處境和思想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他知道他已經無法掌控局勢,除了投降滿清,再無其他自保之路。於是,最初延請清兵相助的初衷完全變了質,吳三桂也由此被後人認為是不折不扣的開關延敵的民族叛徒。

十萬火急下,吳三桂親自帶領部分兵馬和當地鄉紳沖出關門求見多爾袞,請求清軍立即參戰。形勢逼迫下,吳三桂同意在平定李自成後,整個中國都將屬於多爾袞之“貴國”,並殺白馬黑牛立誓,且按滿族習俗當場剃發,等於接受了多爾袞的招降。多爾袞則許諾將皇太極的女兒建寧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折箭誓為婚姻”。

雙方達成協議後,多爾袞遂下令清軍入關。當時大風揚塵,風沙猛烈,能見度極低,兼之大順軍與吳三桂軍激戰一晝夜,進攻稍見松懈,清軍得以從容布陣,隨即呼嘯出擊。大順軍見強敵忽現,雖拼死抵抗,但遠遠不是以逸待勞的清軍的對手,陣容大亂,大將劉宗敏也負了傷。督戰的李自成見敗局已定,急下令撤退。

風沙利於清軍布陣,也給了大順軍撤退的良機,直到風沙減弱之後,清軍才知道敵軍已被擊潰。

機遇就像陽光,它會公平地照在每一個人身上。捕捉機遇,就是捕捉歷史。命運多次青睞了李自成,然因為他在山海關喪失了機遇,最終與歷史擦肩而過。

如果李自成早一兩天抵達山海關,那一戰便不是那個結局。他對整個局勢缺乏大局觀,不但對吳三桂判斷失誤,亦從未料到滿清會迅疾介入。僅從這一件事上,就知道在群雄並起的動蕩時刻,李自成坐不了天下。

而山海關之戰不僅扭轉了李自成個人的命運,亦號稱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戰。

當時吳三桂軍約為五萬,李自成所率大順軍大約十萬,多爾袞部在七萬左右。三支軍隊中,清軍戰鬥力最強,將士及馬匹均披甲胄,異常堅硬,百步之外箭矢無法洞穿,號稱“鐵騎”。吳三桂軍則是明軍精銳,與滿清對抗多年,亦是驍勇善戰之輩。大順軍大多是新加入的農民,沒有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素質遠遠不及二者。但大順軍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虎狼師”,平時殺俘虜以其血飲馬。馬飲慣了血,對水不屑一顧。打仗前一日,往往不飲馬,讓馬特別饑渴。上了戰場後,戰馬一旦聞到血腥味,奔騰嘶鳴,眼睛發紅,簡直像獅子一樣。大順軍將士騎這種馬沖鋒陷陣,往往攻無不克。

在這種形勢下,介於順、清之間的吳三桂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則大順軍兵力約為來犯清兵一倍,且能仗著山海關要隘禦敵於關外;如果吳三桂叛投滿清,雙方優劣對比和局勢就完全顛倒過來,清、吳聯軍在兵力數量上也占了優勢。也就是說,風雲際會中,滿清和大順軍隔關對峙,吳三桂意外成為直接影響中國局勢發展的關鍵人物,對於明朝滅亡後究竟是由大順還是滿清朝廷統治天下關系重大。

最終的結果是,吳三桂投向了滿清,就此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大順軍後來的命運幾乎可以用一敗塗地來形容,而滿清則在入主中原上邁出了極其關鍵的一步。

而這一切的起因,竟是那個名叫陳圓圓的女子[11] 。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吳三桂對時局的巨大影響力,還將持續到康熙一朝。

李自成吃了敗仗後,退兵途中便將吳襄處斬。等回到北京,又殺了吳三桂家眷三十四口,只留了陳圓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