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浮名一誤(第2/17頁)

邵鳴道:“有心。多謝。”

送走沈海紅、邵鳴二人,曹湛這才低聲說了京口總兵黃芳泰被人殺死在客館茅房中一事。

曹寅起初還難以置信,問道:“你說什麽,黃總兵被人殺了?”

他本已登上台階,欲入書齋,得到確定的答復後,又從台階上下來,在庭院中徘徊,一邊搓手,一邊道:“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堂堂正二品總兵死在了江寧織造署,這可是比江蘇巡撫鄭端死在自家官署還要轟動,這下可壞事了。”

曹湛忙道:“織造大人先不要慌,事情還沒有張揚開去。我謊稱茅房壞了,命下人封了大門,守在那裏,不讓外人進去。”

曹寅道:“你做得很好。到底是錦衣衛世襲指揮,官職雖然早沒了,底子倒是還在。”

又來回走了幾圈,勉強鎮定了下來,思忖道:“而今西園出了命案,按理該移交地方官府處置,江寧府或是上元縣,二選一即可。可黃芳泰是武官,而且是京口將軍所轄武官,別說西園中在座的大小官員,就算兩江總督傅拉塔在此,對黃芳泰也沒有統轄權。而今世道,本來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官員躲避尚且不及,哪裏還會有人來接這樁不該自己管的案子!這該如何是好?”

曹湛遲疑許久,才試探應道:“織造大人是皇帝心腹,有專遞奏折權[4] 。江寧城中人人都在傳,江寧織造郎中比兩江總督權力還要大,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但其實也差得不遠。不然何以江寧省城大小官員都搶著來赴這場兩江總督不願出席的宴會?”

曹寅重重瞪了曹湛一眼,似乎想否認他的話,但最終還是沒有出聲。

曹湛久在曹寅身邊,知其為人開朗隨和,最忌跋扈囂張之類,忙道:“我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說,既然其他官員都不願接手黃芳泰一案,織造大人就不能自己私下調查嗎?”

曹寅心想也是,遂大力一拍樹幹,道:“你倒是提醒我了,黃芳泰這件案子勢必不簡單,不便讓地方官府插手。”想了想,便道:“那麽我派黑子專赴貴陽,去取那件雲錦袈裟,你留下來,暗中調查黃芳泰被殺一案。”

曹湛聞言大為驚訝,道:“我嗎?我只是內府掛名總管,如何有資格調查朝廷二品武官被殺案?”

曹寅搖頭道:“查案不一定要有官府身份,尤其在目前狀況下,官府身份反而是個累贅。你心思縝密,處事冷靜,又是我心腹,正是最佳人選。”又道:“不過這件事稍後再說。”引曹湛進來書齋,卻見書堂中早等候有一名三十余歲的男子。

曹寅道:“這是禦前一等侍衛海青海大人,去年來過江寧,你見過的。”

曹湛應了一聲,忙上前見禮。

曹寅又道:“這次海大人是奉皇上之命,傳諭鄂齊爾圖汗一事。適才他人在內室中,我們幾人在書堂的對話,他全都聽見了。”

海青點了點頭,道:“既是峰回路轉,當務之急是趕赴貴陽,從靈山寺取到那件雲錦袈裟。曹大人,事關重大,還是我親自與曹總管走一趟比較妥當。”

曹寅忙道:“我這邊事情極多,曹湛是我得力助手,一時難以走開。我另外委派親信黑子,隨海大人一道前往貴陽,如何?”

海青當即應了,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回去驛館,招呼手下,準備動身。”

送走海青,曹湛問道:“織造大人當真要派黑子隨海大人前往貴陽嗎?我在貴陽長大,更熟悉當地風情。”

曹寅擺手道:“又不是要去招安土司,熟不熟悉風情的沒有多大優勢,黑子去就行了。況且有武藝高強的海青領隊,能出什麽差錯?你就專心調查黃芳泰的案子。”頓了頓,又道:“不過,你一個人不行,今日西園賓客太多,葷素都有,有些人,不是你出面就能搞定的。”思慮了許久,才問道:“你覺得黃海博有嫌疑嗎?”

曹湛道:“沒有。早先黃公子陪著丁夫人守在園門邊,似是專程等候韓學士。而後我看到他與韓學士一道進了園子,又與其他人閑聊,直到新戲開場,一直未離開過。”

曹寅道:“那麽我派人去請黃海博來,跟他商量一下,你不便出面的事,便由他去打探。而且黃海博精通醫術,對查案應該很有幫助。”到門邊叫過心腹仆人黑子,吩咐了一番,命其即刻動身去上元驛館,與海青會合。又派人去西園,將黃海博請來書齋。

曹湛道:“之前發生了幾件事,當時沒覺得有什麽,現在前後聯系起來一看,似是大有蹊蹺。”

早先徐乾學管家陸惠運書抵達金陵夫子廟,入園向韓菼稟報。京口總兵黃芳泰不知為何盯上了陸惠,向曹湛打聽其來歷後,本已釋懷,但後來不知為何又向下人打聽陸惠是否還在園中,更是尋去了其客館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