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前 第8章(第3/6頁)

他選定了一档節目,某個廚藝大賽,我和他一起看起來,我蜷縮到他身旁,頭枕在他的胸口。節目快結束了,參賽選手在評委桌前站成一排時,他按下了暫停鍵。

“我們需要一套房子。”他說。

“什麽?”我聽清了他說的話,但這話說得毫無來由,我感覺需要再聽一遍才能厘清。

“一套房子。我們不能在這裏養孩子。”他在我們身邊比了一下,我環顧我們這套市區住房的主要空間:起居室、廚房、餐廳,掃一眼就盡收眼底。以前從來沒覺得房子這麽小。

但是我們又同時冷靜下來:我們都未曾想過要用抵押貸款買房,我們住在城區附近,我從來都沒覺得要著急買房,我想他也沒有著急過這種事情。“呃,最初幾年——”我說道。

“我們要有足夠的空間。要有院子、社區和鄰居。”

他神情堅定,但又焦慮。反正最後這些也都是好事。我聳了聳肩。“我想,先去看看房也不是什麽壞事。”

之後的一周,我們找到了自己的房產經紀人,一個黑瘦的男人,一頭很不搭調的白發,我坐在他的車後排座位上,環繞特區尋找房子時,總要盯著他那奇怪的頭發看。我們先從城區看起,定下了心理價位。房子都很小,大多數房子都需要修繕。從馬特看房時的表情就能看出來,他很討厭這些房子,全都討厭。“有孩子,那個樓梯不安全,”他說,“我們需要更大的空間。沒有地方架秋千。”總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於是我們來到離城市更遠的地方,這裏的房子,稍大一些的,卻不一定更好。更好一些的又不夠大。於是我們提高了心理價位,我以為這樣就能有些不錯的選擇:或許非常老,但能湊合住;或許很狹小,但能擠得下;或許在郊區,但我們無須用公共交通。

但是每一套房子,馬特都能挑出一些難以接受的地方:樓梯平台對蹣跚學步的孩子不安全,背靠小溪——孩子掉進去怎麽辦?我從未見過他如此挑剔。“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地方。”我說。

“我只是想為孩子找個最好的地方,為我們未來可能再要的孩子。”他說。這時他朝我做了個表情,像是在說:難道這不也是你想要的嗎?

如果這個房產經紀人不是那麽被動——或者如果不是每次我們下定決心時他都給出個驚人的數字——我敢肯定他早就不帶我們了。但是我們還是在四處找房子。預算又提高了,看的地方更遠了,甚至到了城鄉接合部。我們的房產經紀人解釋說,是“遠郊”。

馬特卻對此更有興趣了,他喜歡大社區、大院子、騎著自行車的鄰居家的孩子。我看著那價格,還有距離城裏的距離,有些畏縮。“想想這對我們的孩子會有多大的好處。”他說。這樣的理由我又怎能反駁呢?

後來我們找到了一套,房型很好,很現代化。房子在路的盡頭,房後種著樹。從馬特的表情能看出來,他覺得這套房子很完美,我也喜歡這套房,我能想象得到我們在這裏生活的樣子。而且雖然我不會承認,但是真的不願再繼續找下去了,我想回家,讀一讀育兒書。那晚我們決定報價。

第二天早上,我走下樓,馬特已經打開了電腦。從他的表情上能看出來——出了問題。他似乎一夜沒睡。“是學校的問題。”他解釋說,“周邊學校太差了。”我走過去看了看,他的屏幕上是評分。他說得對,確實很糟。

“我們需要好學區。”他說。

他轉頭看向屏幕,把這個窗口最小化,顯示出另外一個窗口。這是一套小一些的房子,看起來不太起眼,屬於我們最初看的那一種。“這一套在貝塞斯達。”馬特說,“所有的學校都是10分。”他的聲音裏透著興奮,就像我們走進一片完美的大社區時一樣。“這裏就是我們的家,薇薇。”

“房子很小,你不喜歡小房子啊。”

“我知道。”他聳了聳肩,“會擠一點兒,我們沒有大院子,我想要的也不能都放下,但是周圍的學校棒極了。為了孩子,值了。”

我又靠近些看了看屏幕。“你看到那價格了嗎?”

“看了,比上一套房也沒有貴太多,就是我們已經準備買的那一套。”

我能感覺到心底在打鼓,沒有貴太多?差不多貴了五萬美元,而且上一套房已經遠超我們的預算,而且我們的預算也早已遠遠超過我預期能夠承受的價格,我們不可能買得起這套房。

“我們能買得起。”他好像能讀懂我的心思。他又打開一個窗口,那裏有一張電子表格。“你看。”

表上是預算,他已經把所有東西都算好了。

“我很快就能加薪。你每年也都會加薪,最終會升職。我們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