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3/4頁)

甘婧認真地組織著語言,“房鶯非常聰明,而且有自知之明。她知道,以她的資歷和外在條件,想要靠自己的努力過上現在這種生活,簡直是白日做夢。也就是說,她沒有讓人生重頭再來一次的資本和膽量。所以,對於現在擁有的一切,她格外在乎。誰敢破壞她的富貴,她就毫不遲疑地毀滅誰。說難聽點兒,”甘婧皺起了眉頭,“這情形就如在餓狗嘴裏奪食,結果不是你死,就是它亡。”

趙閩點了點頭,接著甘婧的話說道,“你的分析,倒是和她的個人情況對上了。”

“什麽個人情況?”甘婧問。

“前幾天,一位朋友給我大概說了說房鶯的個人情況。”趙閩回答。

哦?甘婧好奇地看著趙閩。

“稍等。”趙閩說著,拿過放在旁邊的手包,打開,從裏面拿出一個裝幀精美的文件夾來,“這是他們交給我的調查報告,你看看。”

甘婧接過,隨手翻開,幾張明顯帶著時代特點的黑白照片出現在紙頁上,她仔細一看,照片上一個梳著刷子頭的姑娘,正是年輕的房鶯。再一翻,是一張手寫的档案表格,還有一張居民戶口簿的復印件,後面幾頁,是六套不同房子的照片。

這是一份由專業人員出具的非常翔實且專業的調查報告。甘婧知道,在大陸目前的法律體系內,對於收費跟蹤調查他人的這種行為,並不支持。

甘婧將文件合上,探詢地看看趙閩,“這個,是不是涉及到人家的隱私權了?”

趙閩笑了一下,“我也沒想到他們會調查得這麽細。沒關系的,這份調查報告除了你,閱讀者只有我和我的律師,不會外傳的。你收著,慢慢看,不急。”

打量一下甘婧的身體,趙閩試探著說,“其實,今天我來,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什麽?”甘婧問。

“想請你陪我去聽一場唐音法會。”趙閩回答。

“唐音法會?”甘婧不解,“是什麽?”

趙閩輕聲回答,“得知你受傷入院後,我心中十分焦急。為了給你祈福,專程去了一次普陀山。”

甘婧仔細聆聽。

“在普陀山,當地朋友幫我引見了慧濟禪寺的智宗師父。臨別時,智宗師父詢問我,心中是否還有疑惑,想起你曾告訴我,你很喜歡唐詩,也喜歡宋辭,很想聽聽用宋音吟唱的宋辭。便問師父,哪裏可以聽到唱的宋辭。”

智宗師父回答,“漢唐古音目前大陸已經失傳。見我失望,師父話鋒一轉,雖然大陸已經失傳,但日本寺廟卻將這些古韻律原汁原味保存下來。那裏唐代所建寺廟頌經用的便是唐音,宋廟便是宋音。他建議,可以去日本聽聽古音誦讀的經文。我當時便想,待你身體好轉,我要帶你去日本,走走,看看,一起聽聽來自唐宋的聲音。”

甘婧聽得有些呆了,只是望住趙閩,不知如何接口。

趙閩微笑了一下,“就在昨天下午,我的秘書突然拿給我兩張邀請函,說,浦東的法華學問寺今晚要舉辦一場佛教文化節,請來日本僧人唱經。”

看看甘婧不解的樣子,趙閩解釋,“那些日本僧人來自日本的唐廟,唱的正是唐音。”

甘婧哦了一聲,表示明白了,“今天晚上嗎?”

趙閩點頭,“吃個晚飯,我們便去法華學問寺。”

甘婧連忙起身去二樓臥室換衣。

為示虔誠,趙閩讓秘書安排了一處素食餐廳,簡單吃好晚飯,兩人踏著夜色前往。

法華學問寺位於浦東中環邊上,進得門去,大大小小的私家車已經將寺廟的院子塞得密不透風。趙閩和甘婧下車,並肩而行。橙色路燈下,兩名身著黑色僧衣的日本小和尚悄悄從兩人身邊經過,走得很遠了,依然可以看到兩雙纖塵不染的白芒鞋在青石板路上輕快地跳躍。

這場法會不公開售票,是憑邀請函入場。邀請函的發放範圍,也並不算大。坐下後,趙閩小聲說。

甘婧環顧四周,會場設在學問寺正殿前的院子,院子大,有亭台流水和長長的回廊。回廊上,每隔一米便放置一朵蓮花燈,加上被射燈照耀得金碧輝煌的正殿,整個會場看起來儼然便是個巨大秀場。容納近千人的會場裏處處衣香鬢影,三三兩兩低聲交談者眾,大聲喧嘩者無。奢侈品Logo不動聲色地跳躍在男女來賓的拎包衣角絲巾上。

甘婧收回目光,心中暗暗忖度,豪車接送、私房菜館、不公開售票的法會,我這算是進入成功人士的生活圈了?就在甘婧胡思亂想之際,演出開始。來自日本唐廟的僧眾們在吟誦中列隊入場。

來自大唐的韻音隨著僧眾的吟誦,如月光一般籠罩住每個人的身心,那聲音……直!高亢!細聽還有些許蒼涼!在巨大法螺的催動下,誦經聲並非想象中的如綿綿細雨打濕大地,而是挾裹著雷霆萬鈞的力量,迎頭砸下。讓聞者感覺到一陣陣由內而外的鈍痛。